第七章 一拳三刀(1/2)
启元珠中记录的筑基武学足有成千上万套,李玄为了保证自己修炼内功的时间,只能有选择的演练试验和学习。
首先《大势至拳》的“洪流式”是一定要练的,这可是筑基武学中的最强武道。
其次就是刀法。李玄现在用刀,所以优先选择了刀法。他演习了上百套刀法,发现能用的刀法只有两招,分别名为“惊雷”和“三叠”。
李玄准备将这两招刀法嵌入唐门三十六路刀法中,只需要找到真气运行路线和招式上的切入衔接点便可以施展出来。同样这两招刀法在施展之后,也要与之后的招数衔接。
只不过这几个衔接点,还需要李玄用大量的时间来演练试验。
演练了刀法后,他又选择了拳脚招式。
虽然教习们还未教授,但李玄仍是想事先准备好。
只是试演了百八十套拳法、掌法、腿法,李玄也没能从中找出有效果的拳脚招式。
他只好放弃。
于是他能用的筑基武学,就只有两招刀法和“洪流式”,一共只有三招。
接下来的日子,李玄要将这三招筑基武学融入唐门招式中,便在每天观想魂珠魄宝后暂停了观看启元珠,进行闭目冥想,在脑海中模拟行气路线,找寻招式的衔接点。
而在白天时,便暗暗练习招式衔接,以此来试验融合——学刀半年后教习们已经开始教授拳脚功夫了,因此李玄在演练招式时可以将这三招筑基武学间杂使出——因为他的小心谨慎,且练习招式套路时有意识的克制运使真气,是以没有人发现他竟然身怀至高武道。
到了李玄十四岁这年,教习也开始教授这些仆役少年们唐门赖以存世的秘技——医药、毒药、机关、暗器。
不过这些仆役们毕竟不是唐门的血脉子弟,所以他们能够学的,也仅仅只是唐门秘技中最最基础的部分。
对于这些,李玄倒是比学习内功和招式时更加上心。
这是因为,启元珠中记载的那些天材地宝、灵丹妙药,是他无法复制到现实中来的。
既然做不出来,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而且,在学习发射飞镖、毒蒺藜等暗器的手法时,李玄也在启元珠中找到了暗器发射类的筑基武学。
这种筑基武学不同于一般的外功招式,就是一种手法,相当于只有一招。
很幸运,李玄同样发现了一式可以使用特制的三寸飞刀的发射手法。于是在心中记下,暗自练习——唐门暗器虽然也有飞刀,但形制不行,李玄只能自行削刻木刀练习。
有了这一拳三刀的筑基武学傍身,李玄甚至又兴起了逃出唐门去游历江湖的想法。
趁着现在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去闯荡江湖,也勉强能说一句少年意气,等再过两年,可就像三十多了。
何况到了外面,还可以打造真正的筑基飞刀。
只不过转念一想,他身上可没有钱,别说打造飞刀了,这出去了要喝西北风啊?要说当街卖艺,这天下武风昌盛,谁会看你卖艺!而且现在自己的武功还是个弱鸡,就算有筑基招式防身,只怕危险度也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