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功招式(1/2)
李玄今生的相貌和前生几乎完全一致,区别只在于细节的不同——如几颗痣的位置不同——几乎可以忽略。
这本来是让他很高兴的一件事。但是练武之后身体成长速度加快却让他心中有些烦闷。尤其到十二岁时,身高还不到一米七五,但面相看着已经跟前世二十岁时差不多了。
李玄在修炼武功心法成功的时候,原本的想法是,等到自己十七八岁,武功有了一定的火候,就找个机会跑出唐门。到时游历天下,少年侠气,鲜衣怒马,仗剑江湖,能多日……呃,不是,能多同各地方的侠女接触,一还当年的武侠梦,岂不美哉!
然而照着练武以后的这个生长趋势下去,等到他功力足够仗剑江湖时,怕不是已经看上去三四十的样子了。
李玄想象着日后的出场,不由有些心灰意冷。虽然等到日后修真有成时可以返老还童,青春永驻,但他的武侠梦,还没开始就已经破灭了。
“算了吧,等以后脱离唐门,就不去游历江湖了,随便找个城市住下来修真得了。到时候看起来三十多岁,就算闯荡江湖哪里还有什么少年意气!”
李玄在心中唉声叹气,忽然又想到:“说起来我的灵魂年龄,前世今生加一起也三十多了吧,不会是因为这个缘故才长得快吧?但九岁练武之前也没这个趋势啊!算了算了,不想了,还是看刀吧。”
李玄回过神,看着演武场中的正在演练招式的教习——到了十三岁这一年,孩童们就要开始学习外功招式了。
他们首先学的,并非是拳脚,而是兵器。这是因为,拳脚比兵器更加难学,所以要先易后难。将兵器学熟了,再学拳脚,难度就会降低。
唐门的仆役们学的兵器是长有三尺六寸的唐门制式直刀。
唐门刀法共有六六三十六式,称为《唐刀三十六式》。其中如何运气使力的要诀教习已经教授,少年们只需学会招式,按部就班的练习就可以了。
教习们演练数遍,便开始指导学生们。
李玄自观想出魂珠魄宝后,耳聪目明,记忆力大增,再加上教习已经慢慢演练了好几遍。三十六式刀法他已经全部记住,只是稍加练习了一两遍,就已经熟悉了。
挥动着刀招,李玄明白才过来为什么要给他们三年时间练习内功,然后才教授外功招式。只因这些招数,普通人做出来是用不上多少气力的。
用不上气力,也就没有多少威力。
可有了内功,就大不一样了!
有了内功,便可劲力圆转,仿佛表演一样的花架子登时就变为高明的武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刀,都能够暗藏杀招。
只是练着练着,李玄对于唐门刀法越来越看不上眼。
这却是因为,他已经见多了启元珠之中的筑基武学。
修真的筑基阶段,虽有精元流转,却还不能使用法术、法宝,只能如同凡俗武者一般运用拳脚兵器,因此修真界将武学开发到了极致。
凡俗武者的外功招式,比起筑基修士的武学招数,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启元珠中留下的筑基修士的武学影像,让李玄看到了活生生的人形高达。
练着刀法,李玄心中一动:“虽然筑基精元和武道真气不是一回事,但是表现上很类似,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出来。”
这个念头一起,李玄顿时心痒痒起来,一时不注意,刀法都出现了几处错误,好在他反应及时,连忙改正。而且教习们要监督许多少年,看他耍的熟了就将目光聚在别人身上,这才让他少了一顿臭骂。
到了夜晚,李玄观想魂珠魄宝后,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在启元珠中冲浪,而是直接睡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