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准备工作(借鉴康熙王朝)上(2/2)
当晚酒醒,查孝廉忽然想道,天气如此严寒,怎么就没有邀铁丐来家避雪,赶紧命人把自己的狐裘和袍子送到观庙里去,那铁丐欣然接受,也不感谢。
“呵呵,我想那吴六一定是拿衣服去换酒吃去了”。张天宝闻言笑道。
“呵呵,小宝真是聪明,的确如此”。苏麻喇姑笑道。
“小宝你怎么知道,难道你知道吴六一的事情”。康熙疑惑的道。
“回皇上,那吴六一既然叫‘铁丐’,定是奇人,区区几件衣服如何看的上眼”。韦小宝解释道。
“恩,小宝说的不错”苏麻喇姑接口道,第二天下午查孝廉去拜访铁丐,见他依旧赤足露肘,便惊讶地问:‘我送你的袍子和狐裘呢?’
“‘换酒吃了’,那铁丐淡淡一笑,‘一个讨饭的要那么好的衣服有什么用处?’”
孝廉听了更觉此人不可等闲视之,仔细询他的出身,才知这铁丐原也是世家子弟,父亲吴道大是前明的观察,死后家道败落他便沦为乞丐,游遍天下。闲谈中,吴六一谈论起江南山隘河道形胜险阻、安营下寨,用兵布阵,头头是道。
查孝廉不禁大惊,道:‘吴贤弟,我错看了你!你是海内奇杰,拿你当酒友,真是失敬失敬!”
康熙等人听至此,觉得周身热血奔涌,兴奋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后来,查孝廉就把吴六奇请到家里,每日上宾相待,说:‘贤弟乃蚊龙,暂且在我这小池里待些时。方今天下大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
“查孝廉也算得上是一位英雄,没有英雄的慧眼哪能识得真正的英才!”康熙道:“后来又怎么样了?”
“我大清天兵入关,洪承畴打到浙江,查孝廉资助铁丐盘缠,让他投了洪承畴。他直从福建打到广州,血战百余阵,功劳并不次于鳌拜。先前听说做过一次州知府,后来才晋升为九门提督。”
听至此,廉熙才舒了一口气。又问道:“那姓查的怎地又入了狱呢?”
“吴六一发迹之后不忘查伊璜的大恩,派长差至海宁寻找查孝廉,才知道查伊璜家遭了兵灾,穷病潦倒,以卖字为生。吴六一当即赠金三千两,帮助查孝廉恢复家业。那查孝廉在铁丐花园游赏时,偶然夸了一句园中的假山,第二天铁丐就命人拆掉,用兵舰直送海宁。万岁爷想想,这是何等的情分!”
“他是一个知府哪来那么多钱?”康熙惊奇地问道。
苏麻喇姑笑道:“主子偏爱盘根问底儿——羊毛出在羊身上,打仗年头,哪个带兵将军不是金山银海!”
韦小宝和魏东亭在旁也听的感慨不已。
康熙点头道:“你且说说姓查的入狱这件事。”
苏麻喇姑笑道:“‘也是命里该当,有个叫庄廷龙的人,闲着没事弄来一本前明的什么《朱相国史概》的书。写序的人想着查孝廉的名气大,不言声地把他的名字也署了进去,顺治爷查究这本书时,就将他抓了起来。”
“哦!”
“吴六一听说这事就慌了手脚,请了一个姓何的先生,是个大手笔,给他写奏折。一个月连上了七折,非要用自己的官职换查孝廉一命不可。瞧着洪老头的面子和这吴六一的功劳情分,顺治爷才免了查伊璜一死。”说至此,苏麻喇姑一笑,“万岁爷您若把查伊璜放出来,吴六一能不感激报恩么?”
听完这个故事,康熙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说话。
“皇上,这个吴六一可以重用,但看他这般知恩,义气,当得重用”。韦小宝看见康熙沉思,就急忙开口道,韦小宝此时对吴六一可是佩服的很,如此人物以后可要多多接近交往。
康熙听的此话,对苏嘛道“那曼姐你速去办理此事,加封东亭为三等侍卫,协助此事”。
韦小宝对着康熙道“皇上,还有一人可重用”。
“哦,小宝,快说说”。康熙性急道。
“索额图”。
“不错。此人与那鳌拜也是有仇,鳌拜抢了索额图旗内的田地,索额图却隐忍下来,这份城府当可堪重用”。苏麻喇姑道。
“好,这件事,天宝你拿着我的牌子去办理”。康熙兴奋的道。
“这,皇上你的安全怎么办”。韦小宝迟疑的道。
“哈哈,现在我安全的很,你们快去办事,我在此等你们的好消息”。康熙笑着摆摆手说道。
众人分头办事去了。
韦小宝拿着康熙赐的牌子,有2个小太监引路,直朝索额图的府邸赶去。
索额图尚未回来,但门上的人掌着灯,显然在等候着,见韦小宝拿着牌子深夜造访,都觉意外。门上领头的戈什哈连忙迎出来笑道:“公公,这个时候来!大人出去还没回来呢!”张天宝笑道:“没回来我就候着。”说着,便往里边走。
那领头的戈什哈嗫嚅道:“大人今夜说不定就不回来了。”韦小宝心里暗笑,一边道:“未必回来,那你们等谁呀?”领头的戈什哈被问得无话可讲,忙笑着说:“公公既要等,就请到这边房里来,兄弟聊备水酒,以消长夜。”韦小宝只好随他进了西门房。
刚坐下,便听大门外有了动静,只听得外头索额图吩咐门上:”今晚我要与熊大人长谈,除皇上宣旨外,一概不见!”
听完此话韦小宝笑着对那领头的戈什哈说:“难为你遮掩了!今晚后堂宴会,却也有鄙人大名在内呢。”那领头的戈什哈不好意思地笑道:“小人不知,请多恕罪。”
索额图、熊赐履、韦小宝三人互相认识一翻便落座在丰盛的筵席前,一边随意吃酒,一边开始了密议。
韦小宝手按酒杯,压低嗓门道:“鳌拜恃功欺君,擅戮大臣,其心叵测!圣上百般抚慰,望其改恶从善而终不悔悟。我奉圣上密旨,来联络二位。”索,熊二人忙低声回答:“惟皇上旨意是从!”
索额图饮了一口酒,问道:“圣上何不明降谕旨,公布他的不赦之罪,将其明正典刑?”
熊赐履接口道道:“这不成。鳌拜此时权高势大,内外心腹密如罗网,即是南方统兵将士也多有他的门生故吏。明发诏谕,要是他不肯奉诏,激起事端,后果不堪设想……更可虑的——”说到这时便不言语。
索额图忙道:“东园,我等既图军国大事,便当以精诚相见,千万不能有所顾忌。”
韦小宝也道“熊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熊赐履站起身来,以手指沾酒在桌上划了“吴、耿、尚”三个大字,又一挥抹掉,问道:“兄弟愚见,不知以为然否?”
索额图,韦小宝连连点头,韦小宝可是知道这三藩以后要叛乱的,对熊赐履的远瞩很是佩服,古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啊。
熊赐履说完夹起桌上鱼翅送入口中,慢慢嚼着,好一会才道:“鳌拜虽有司马昭之心,但要数说他叛逆的实迹却是甚少。如果不问缘由杀之,从眼下说,一定会弄乱朝纲,这就所失大多——还是要想法子在‘拿’字上下功夫,审明实据,诏告大下,明正典刑才是万全之策。”
这确是老成谋国之言。韦小宝,索额图听得不住点头。寻思一阵,索额图问韦小宝:“桂公公,圣上欲除鳌拜,这是定下了;鳌拜现对圣上究竟是怎样想的?知已而不知彼,非全胜之道啊!”
韦小宝答道:“鳌拜视圣上如无知小儿,篡弑之心肯定是有的。”然后把当日在太皇太后宫中商量的计划也一一道出。
熊赐履,索额图二人听得如此精密计划出自如此年少的公公手中,不由对韦小宝另眼相看,暗道,此子之计策端的厉害。
随即二人拊掌大笑“嗯,好。此计甚佳。”
熊赐履接着笑道,“然有几处尚须未雨绸缪。一,宫中人事冗杂,千万不可声张,我们三人也须共同发誓;二,慎选人员,宁精勿滥;三,要周密策划,一旦时机成熟,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速擒拿。一旦事情有变,我三人同受其戮,决无怨言。”他扳着指头一件一件说完,目光如电,盯着索额图问道,“大人以为如何?”
索额图听后,异常兴奋,眼中放出异彩,腾地站起身来,从桌上捡起三支木箸,一人分发一支,自己正了衣冠,屈膝长跪。见他如此庄重,熊赐履,韦小宝二人跟着也跪在身后,但听索额图发誓道:“臣等恭奉圣上密谕,共商大计,扫除奸贼,匡扶大清,若有异心,犹如此箸!”
说完,“咔”地一声折断了筷子,将断筷蘸了烛油焚着了。韦小宝二人也都如法盟了誓。
三人呆呆地看着地上的筷子燃成灰烬才缓缓地站起身来。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