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黄龙帝国 > 第十节 汉廷议事

第十节 汉廷议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士杰1984作品集 乱世传奇 大宋沦亡录 悠悠帝王梦·翩翩美人影 纯洁医生 逃到异界当魔王 幻月苍穹 卡主义 网游之速魔天风 诛神洲

由于匈奴忙于内乱,而大汉自武帝继位以来,刷新吏治,也没有进军塞北的意图。Www.因此边境上相安无事,只有穿梭此间的商人,忙着在互市上发财。而一支汉帝国的精锐小分队也化整为零,扮做商人和匈奴人通商,乘机获取情报。

当汉武帝听说匈奴已在进行新政的时候,他那敏感的神经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对匈奴单于想方设法扩充军队的举措非常注意。他召集了朝廷重臣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到会的有大将军刘舒、车骑将军何同、前将军王恢、左将军司延,右将军龙冲等武将;还有相国郑汲,御史大夫公孙弘、盐铁使桑彪、廷尉张汤等人。

“各位爱卿,匈奴自内乱平息之后,一直在厉兵秣马,时有觊觎我华夏之意。探马来报,他们的新政很有成效,不仅增加了四十余万能征贯战的匈奴勇士,还积累了足以支用三年的各种物资,同时他们加强对各属国,特别是西域的控制。在西方他们还和大秦的军队交战,据说秦人不敌,被迫放弃对波斯的进攻。而且据楚王来信说他们还在南方联络蛮貊诸越,共同骚扰南疆。我大汉表面上国富民强,可实际上却是强邻在侧,犹如虎豹,危机重重。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可安社稷?”

大将军刘舒在辈份上是刘彻的叔父,他秉性率直,从来说话比较急。这次他也当仁不让,昂声说:“陛下,欲安天下,惟在武功。列国之中何以只有强秦能统一天下,原因是秦国注重武功,非有军功不能封侯,故白起、王翦之徒纷起而定天下。我汉室起于兵戎,只为安抚黎民,方行休养生息之策,虽厚积国力,却屡遭四邻相逼。此时,若不奋起攻之,则恐吾辈之后益怯也!请陛下速简选精卒,任拔良将,北击匈奴,南平诸越,使天下定于一也!老臣虽年迈,尚愿执戈前驱!”刘舒在今天的汉廷可愿是老人呢,他今年将近七十岁,但却身板挺直,精神矍铄,意气不减当年。武帝觉得大汉军队只有靠这样的老将率领才能服众,因此他一再劝这位老叔留任。而刘舒也很想有机会能率军与匈奴大战一场,遂了毕生之愿。

“是啊,战是应该的,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之水平各地相差悬殊,为了发展经济,陛下殚精竭虑尚嫌不足,现在恐不该轻启战端吧。是否等到国力再充盈一些后再行讨伐。”说这话的是盐铁司桑彪,他是个很务实的人,他不能不为自己主管的经济考虑。

“不对,桑大人,战争不一定就是只耗费不生产,孙子说过因粮于敌,这也可以消耗敌国的经济嘛。我们只要运筹得当,说一定还能为国家创造收入呢!”说这话的是新进入阁的中书舍人钱风。

“是啊,战争事关国家兴亡,若战乱都发生在我国境内,不仅百姓遭殃,而且给我们的打击会很大的!”何同这时发言道。

“我同意开战,但必须做好准备,首先进入匈奴后的供给问题就很烦人。匈奴地广人稀,如何保证大军的物资供应?”相国郑汲虽也主战,但他不能不考虑的深远些。

“那么,我想请问各位爱卿,有多少人主战,又有多少人主和?你们是我大汉的中枢,必须统一意志,才能有效地配合,保证战争机器的运转!”汉武帝又说:“众卿,我不想勉强大家,因为战争事关国体,不可不慎重,所以大家有意见都可以提,但一伺表决之后,希望各位都能按照表决结果完成自己的任务,如有违误,即是对朕不忠,对国有贰。”

“臣等明白!”众人都看出这位皇帝的决心已下,但他们也知道自己肩负重责,若一味苟同,不仅是对国家有害,而且自己也将辜负圣恩。因此,他们仍然各抒己见,将战争的利与不利阐述出来。

一部分人认为兵凶战危,不可轻启战端。大汉经休养生息多年,兵不习战,民不乐战。战争消耗巨大,实在是难以为继。

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处四战之地,不以战易战,将为列国蚕食,一味的妥协只会招致更大的损失。现在大汉内部统一,民心思战,只有战争才能刺激经济的增长。

经过表决,结果是15人赞成开战,7人赞成不战,还有2人未表态。大家都在等着武帝的圣裁。

汉武帝说:“各位的意见都很好,但战争对于一个新兴的国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中华虽有数千年锦绣文明,但我大汉立国才七十余年。而这七十年我们除了内战外,与周边各国一直持守势,已被各国视为软弱可欺。他们肆意扰我边境,掠我子民,杀我父老,是可忍,孰不可忍!大秦朝何以并吞六国,六国何以亡于大秦,六国之地百倍于西秦,六国之兵亦百倍于西秦,何以至此?诸卿岂能不察,安可为一部门之私利,而忘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中国四面皆有强敌,不战亦损之多矣,战胜则可威敌自保。此中形势,大家都可以好好比较!因此,朕将为大汉千秋计,不惜一战,让万邦咸知,有敢犯我大汉天威者,立诛之。惟此方可激劝士民,以军功立世,以武威宣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