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花鼓定音(二)(2/2)
姜曰广双眉一扬,献王让一武将参与庙算,他心中本已不满,不料这厮竟真的目无朝廷纲纪,敢面斥阁部重臣,不由得使他想起了左良玉、黄得功之辈拥兵自重,在朝野嚣张跋扈的德行,这时他倒忘了自己那爱放大炮的臭脾气了。
姜大学士正yù责骂,军机处首席大臣封义铭却先声喝道:“御前庙算,薛将军怎可如此放肆!还不快向殿下请罪!”这话甫一出口,薛云飞的脸sè顿变,他壮年以来,凭一把快刀小视天下英雄,何曾向人低头服软。便是献王待他,也是怀柔良劝的时候多,声sè严厉的时候几近没有。
会议一时间竟是剑拨弩张,付明对这一切洞若观火,只淡然笑道:“薛大将军,大可不必了。姜先生乃国家干城,说得这些个话,哪一条不鞭析入理,又有哪一句不是剖心挖腹的直言。既然开会,就要坦诚布公,把想到的道理,要说到的话都说出来,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孤以为,开会时不怕有人放炮,也不怕大家吵得脸红脖子粗,我们不要从前内阁值房挂的一副字:”一团和气“,我们不要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关键一点,那就是会议要有结果,没有结果,这会可以开三天,甚至三十天!但只要形成决议,所有人都要不折不扣的去执行。这是我们在一处开会真正目的所在,千万不要会上不发言,会后乱发言;当面不说清,背后说不清。各位当体会孤的深意,勿负孤心!“
献王说到这儿,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负责会议记录的黄宗羲笔下的沙沙行笔声在会议室中清晰可闻,这位近卫师的副参谋长官之所以在此次决定未来献王发展大计的关键会议上兼任速记,是因为本次会议是献王决策层的最高机密。会议室外有献王的jǐng卫营外层层设岗,献王的贴身护卫王朗就在门外站得标杆溜直。
黄宗羲就坐在为这次会议特别准备的长桌的一端,正前方也就是另一端便是正在训话的献王殿下。献王的左手处,按顺序坐着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张慎言、解学龙、徐石麒,右手则坐着薛云飞、封义铭、杨廷麟、陈子龙、沈宸荃等人。薛云飞座次之高,是连对武将多有包庇的崇祯帝也未曾给予武官如此厚遇,这自然令姜曰广等文官生出反感。早在弘光朝,就有言官上谏:“年来封疆之法,先帝多宽武臣,武臣报先帝者安在?”
可实际情况却是崇祯、弘光,尤其是现而今的献王、潞王都是在生死线上苦苦支撑而已,没有必要、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实行“以文制武”那一套“祖宗法制”,换句话说现在的一切都在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在自然发展,一切都是为了能打胜仗,为了生存。
然而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重文轻武”的传统过于根深蒂故,使得当代一流的人物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士大夫”自诩清高和从骨子里藐视武夫的思想观念,这一点付明考虑到了,却没料到情况比他设想得要严重,眼看就要有更大的征伐,倘若文武不和,岂不重蹈弘光覆折。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风刮得房檐上的瓦片哗哗响,看来这大清早就下起的小雪就要形成淮西入冬以来的头一场大雪,会议室内的冰霜雪剑却因为献王适才的一番话正在渐渐消融。多年经验告诉付明,一场会议能否成功靠得就是会议主持者的能力跟气魄,恰恰就是他刚才的一番话,既让薛云飞心折,又让姜曰广心中好过一些,使得双方都有了一个台阶下,也使得与会的“高级领导干部”能够继续无所顾忌的畅所yù言。然而现在还需要再说几句暖人心的话,就像屋内四周增烧的铜盆炭火,让会议呈显出一片温暖祥和的气氛出来。
“诸位爱卿”,付明只说了四个字,便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热腾腾的汤药(这与别人不同,其他人都是热茶),这也是他第一次称呼文武大臣为“爱卿”,此前他总感觉有些别扭,叫“列位臣工”、“先生”、“大人”或是直呼其名都没有这个叫法肉麻吧。
众臣见献王yù言又止,都有些心急,又听到殿下慢悠悠地喊道:“姜先生”,不由得都是身子一震,不知做事往往出人意料的主公又会说出些什么。“老先生与薛帅不熟稔,别看他他勇冠三军,用兵堪比岳穆,但出身草莽,一向快意恩仇,是位爽快的汉子,有口无心。今rì之事,老先生你大可不必挂怀。孤要恢复大明江山,开万世之太平,还须诸位文武各安其位,上下同心,勿因此而生嫌隙。”
说到这儿,付明放下手中的杯子,指着脚下的地板,说到:“诸位爱卿以为大地是否宽广?”
众人不知献王为何会突然问到这个玄之又玄的问题,先是沉默,然后是黄宗羲犹豫着答道:“大地者,穷极八荒,自然无穷无尽。”
付明摇摇头道:“地的尽头曾有人走到过,是海洋,可没有人见过海的尽头?也没有人知道原来我们脚下这广袤的大地是被海洋所包围。
那么比海洋更大的又是什么?“
黄宗羲被献王将了一军,但哲学家天生的推理本能却使他又一次很快答出:“该是无垠的宇宙”,言罢,竟放下手中笔,眼中露出无限神往的情形。
“答得好!”付明非常满意,心中不禁想到一句名言“一切科学的本质是哲学”,看来此言不虚,最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也是伟大的哲学家,要知道不否定权威,不相信人的理xìng,就不会有近代科学。
“大地宽广,但是没有大海宽广;大海比大地还要宽广,但远没有天空宽广。”付明盯着听得如坠云山雾海中的文武大臣,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出了最后一句,“天空无涯无尽,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宽广,那就是人的胸怀。这世上最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
这段话说得声音不高,却有若金玉着地,令人心为之悬,魄为之夺,而又如获至宝,如饮琼浆。只可惜用意过于深刻,其中蕴藏的深厚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理念,甚至21世纪的人也未必能够完全体会,何况在座这些苦读寒窗十载,早被八股文灌得满脑子浆糊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