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附略·志士辑 > 第二十二篇 秋风西域—听心斋的众人

第二十二篇 秋风西域—听心斋的众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虚唐幻道 曹操传奇 第一杂牌军 神游抗战 天地英雄传 破阵记 真幻物语正传 风山云海 异空幻录 骷髅兵日记

韩文若赶到的时侯,听心斋的夜宴已经开始了;由于这夜宴非常秘密,所以在宴的厅上摆好了酒菜之后,除了与宴者,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人。大厅守卫得十分严密,找不出一点机会,在韩文若未到达以前,众人没有丝毫想要出手的念头,各自隐蔽在二门外的前后两个园口附近。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了,二门外虽没有大量武艺较为高强的玄甲卫士,但寻常的士卒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刀出鞘,箭上弦,一片肃杀之气;而且以听心斋为中心,方圆二十丈内灯火通明,数百支灌油立柱上熊熊腾腾的火光将四面照的犹如白昼。就算溜进了二门,想要接近大厅而不被人发现也难比登天。

与宴的人数也不是很少,左右两列落座的均有七八人,大部分都是西凉军中的核心将领;但有几人格外突出,右首一人,长发披洒,面容古朴,自顾自的细斟细酌;他便是西凉军中最具神秘感的人物人称“万刃如无”的郑任之。

每种行业,都有那行业的领袖,绸缎行、材金行、商贾行、甚至妓院以至杀手,任何一种行业,都有个领头。西凉地方上民间中最势大滔天的便数“万刃堂”,七年间从无到有席卷各地帮会,宣称“万人万刃,无边无际;万人联手,无人可敌”;

就是这样一个连董卓也只能采取安抚手段的组织却在两年前被而立之年的郑任之遏制住了扩张的势头,在那年的宣平和议破裂后,他以客卿领西凉全权代治安官的身份亲自出手斩断了“万刃堂”的象征——云漠旗;并连败其帮中三朝奉,五长老,十二金刀手;当场击杀民怨极大的总堂主公孙龙。以致事后堂内平和派抬头,新任总堂主黄伯明遂与其答成约定,总舵迁出凉州城,维持市面平买平卖按比例收取费用,当年便与各地尚未吞并的帮会达成和解,西凉全境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各州县的治安官也着实松了口气。

虽然“万刃堂”中恨他入骨的人也不是少数,但无论谁也承认,包括与他交过手的人,都认为郑任之可称得上这个名号。在他身后立着他的三名副手,都十分服膺郑任之,不仅是因为他外在鬼神般逼人的魄力,以及骇人听闻的武功,更加重要的是,在那次宣平和议中,三十名卫兵,被四百多名训练有素的刀斧手设阵包围,但居然仍能有十一人逃得性命,便是因为郑任之披汗浴血。领导他们苦苦冲出重围,来回三次救援,直至只剩下一口气存着的士兵也全部被救走为止。

那一仗郑任之受伤大小二十一处,但救出来的十一人,从此以后死心塌地的非当郑任之的部下不可,他们对这个“万刃如无”,都心悦诚服,再无异议。郑任之在场,显然董卓这次宴客有着非同小可的事。那三个副手中两人,都曾跟随郑任之杀出重围是百中选一的好手,譬如亚玉丛,外号“小枪王”,看上去年青而又腼腆,但身为凉州平治营中长枪队队长,枪法自是出类拔粹,经郑任之调教后,更是远超一般将领。另外一个叫陈桥的面无特色,最著名的不是他武功犀利,而是他的逃术高超,当初正是他见势头不好,趁合围之势未成逃将出去,引来了大队援军才将“万刃堂”的大部精锐困住,使郑任之取得了全胜。

还有一个是书生打扮,原是立着,开宴后就跪坐于郑任之身后,文质彬彬,温文有礼;看不出会舞刀弄剑,大概只会舞文弄墨罢,众将都不知郑任之带他来有何用意。不过,众人皆认为郑任之本是怪人一个,非常理度之。了结“万刃堂”一事的当日,董公任其选万金,美女,官位;郑任之只提了一个要求,把“西凉全权代治安官”中的代字去掉即可。董公本想将其大用,见他如此,心中恼怒,立时拂袖而去;后听李儒劝说,也就由得他了,只不过时不时的将他训教出来的精锐士卒拿来充实自己的卫队。左右首的其他几人便是张济,樊稠,李傕,郭汜和骁骑军的统领牛辅,以及众人手下的亲信部将。

当前正中台上坐着的自是西凉霸主董卓,魁伟的显些肥大的身体裹着黑底大红袍,发如短针,仿佛隐漾异采,一双眼睛,就像地狱里的炼火,咒语中的灵魂,似乎,只要给他瞪你一眼,你的魂魄就会被他慑去几分,像这样一个人,就算把出生入死当家常饭的西凉大将们也被这煞气所震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