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兄弟同御外敌(1/2)
今天本书迎来了第一个荣誉:点击破万。所有支持本书的兄弟们,让收藏和票票动起来吧。
就在龙翔特战队已经完全制定好了针对李来中的暗杀计划,军情处的情报人员也完全锁定了李来中的时候,大事情生了。
这还要从教案说起。
话说那义和拳的人在山东闹得最大的事不是起义袭击清军,而是破坏德国教堂。
要说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义和拳在山东闹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北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德国的大使和中国的外交官张之洞在扯皮;而在济南,德国的领事和张百熙在拉锯。小陈早就做过部署,对于补偿方面,不反对赔款,但在赔款数目上一定要反复拉锯,他说一百万你就说七十万,他同意了你就在偿还年限上和利息上扯皮,他提出5年偿还完你不好直接反驳就反报价,反过来要求赔款的一部分用2o年益国债偿还。
总之,小陈给自己的外交官们下的指示是,始终假装谈判,但是不得达成具体协议,拖延时间。
小陈这么安排了,可是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看出在这些外交辞令的背后是小陈不想进行实质性付出的声音。但是他们在等待,直隶先后爆的叛乱和平叛中遭遇挫折就是他们等待的理由。他们想看到小陈没有顶住叛乱,朝中大乱以扶持其他人掌权(比如支持老慈禧出来收拾烂摊子)。他们还设想了另外一种局面,就是小陈成功平叛,但是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不得不加重对德国的依赖(因为这时从表面上中德关系还是好的,小陈和英国闹翻了,而美国原来是站在英国一边恐吓小陈的,而指望俄国和日本肯定是自掘坟墓,小陈的政治智商不会干出这么弱智的事情)
然而他们打错了算盘,小陈的内心中才、就从来不将胜利或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他人或其他国家身上。小陈至今依旧记得文天祥当年考卷上的四个字“自强不息”。
独孤九剑,遇强则强,敌强我愈强!接二连三的乱子激起了小陈和军中少壮派及受小陈影响的中华男儿的血性,我们就是想好好展碍着谁了?山东是义和拳乱杀了几个传教士,可你们德国也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了呀!
德国外交官失算了,此时得到小陈强有力支持的张之洞和张百熙(这段时间陈宝箴还没到北京)表现出了斩钉截铁的强硬立场,别说几十万两白银,一个子也别想得到。
此时的德皇威廉二世是个相当强势的人物,,执政之初就解除了俾斯麦的权力,他的野心远远过了当时德国所能控制的范围。
德国出兵了,这回德国人没有和英国人一样孤军奋战,精明的德意志人拉上来曾先后两次同英吉利联手的民族——法兰西。
纵观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小陈穿越前这一段历史,你会现法国从来就没有挥刀入云我为先的气魄,根本就是一小跟班。
法国第一次入侵中国是跟着英国人的屁股后面,冲进了圆明园;而他们自己单搞时,打仗打得是落花流水,马尾海战是靠李鸿章的不抵抗政策的侥幸才胜利的。而入侵台湾时,从越南入侵时,都被打得七零八落。是当时清朝妥协政策才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奇闻。
而这回法国人跟着德国人也是有原因的,在直隶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又大力保护展民族工商业之后,人民和外国教会势力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
直隶涞水县高罗村村民不忍教会势力欺压,四处联络民兵,猛攻村上的教会武装,焚屋三十余所,杀二十余人。事后,法国天主教主教樊国良找到直隶总督聂士成,向老聂施加压力。
樊国良:“总督大人,民兵扰乱教堂,影响我教教务,还望大人出兵剪灭支。”
聂士成笑道:“此我中华国事,就不劳主教费心了,来人,送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