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电子生涯 > 第拾玖章 范含归来 (下)

第拾玖章 范含归来 (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诸天反穿越 我从凡间来(这个修士很危险) 我能看见经验值 谁掌太苍 掌家 逃婚99次:萌宝送到,请签收 变身灵戒 花心大少绝宠临时妻 挥剑诗篇 妃黄腾达:王妃你又耍赖皮

一九六八年六月的《美国计算机协会通信》杂志发表了kentho,这两个工具就是利用正则表达式技术进行匹配的。只不过,由于中间过程一直运行在脑子里,别人不知道,看到的仅仅是范含“写”出来的c代码而已。

几乎所有的有序“符号串”都可以认为是符合某一种“模式”,或者说“规则”,这种“规则”的定义就是正则表达式。对于分析字符串的任务,正则表达式是最恰当的方式,当然,也是最强大和最灵活的。

说来惭愧,范含一直等到听说了perl,才第一次知道并从此开始使用正则表达式。在那之前,接触的仅仅是“dos”、“windows”、“basic”之流,根本碰不上。尤其是刚用dos的时候,会写通配符查找文件就已经沾沾自喜了。

恐怕不光是范含自己,整整这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归根到底,微软的东西虽然说越来越复杂,但是操作起来却是越来越傻瓜。只要市场调查显示一个“平均”的用户用不到的地方,绝对不会做出来摆在台面上。

相比之下,老一辈资产阶级程序员都是从文本界面入手。并且,由于这时候是用文本界面操作一切,当然会将其潜力发挥到极致。只要在“文本交互”的前提下,任何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都会想方设法实现。

对了,kenthopatibleregularexpression,一个给c语言使用的和perl兼容的正则表达式库。因为c/c++语言也好,vc之类的开发工具也好,都没有内置的正则表达式支持。这个库自打出现起,就成了c/c++开发者的共识。

说起来,perl的规矩还真是深入人心,几乎成了业界的事实标准。就在微软推出的最新平台“.net”框架中,也提供了正则表达式支持,而官方文档中明明白白的写着:“和perl兼容”。

这么说来,自己如果开发这部分内容,干脆直接使用perl的标准,一步到位得了。

等等,在什么上面开发?unix?!啊……不就是ken这个家伙搞出来的么?!现在估计已经开始动手,等到明年就要修成正果了!既然kenthompson发表了这篇文章,恐怕早就得到灵感,现在构思都差不多成熟了。

不行,unix的工作一定要抓紧,不然就真来不及了。

歇了两天,也该缓过来了,上班去!

-------

内存芯片已经造好了,黑黑的,扁扁的,远远看去,像土鳖趴在桌子上一样。

算了,能用就成,难看点就难看点,范含也不计较。

“多大容量?”范含明知故问。

“256字节,”法金回答,“按照您的要求,四片拼成1k。”

“嗯。”范含有点失望,本来还抱着万一的打算来个惊喜呢,“既然搞出来了,以后就慢慢提高容量吧。”

“ok。”

“估计咱们的产能有多大,每天能出几片?”范含又问。

“一片也出不了,”汤姆回答,“因为我们没有工厂。”

“这些都是在实验室里面做的原型,”杰瑞说,“生产需要的设备还没设计呢,更甭提流水线了。”

“这样啊……”范含以前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自己的for本来就是个研究机构,除了实验室以外什么都没有,产能可以说是零。

“专利申请了么?”范含赶紧问这个关键问题。

“申请了,”法金回答,“凡是能想起来的地方都申请了,还有好多彼此重复的技术,一并提交上去。”

“这以后就轻松了,”范含说,“宁可将来被判为无效,也不能一时手懒。”

“那我们现在干什么?”汤姆问。

“先整理一下生产这东西需要的条件有哪些,”范含说,“工厂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怎么办?发明出来造不出来也是白搭。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行,首先时间上就来不及,其次经费也不够,虽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建立一条生产线的投资不算太大,不过即便这样,开销也是for所承受不起的。

代工?也不行,如今的半导体行业差不多都是自产自销,目前还没有独立的不依附于研发公司的芯片工厂。

干脆把专利卖了吧。范含脑子里刚出现这个念头,立刻就自我否定掉,那是杀鸡取卵。

现在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家大的半导体公司,比如仙童和德州仪器,再比如刚刚成立的intel和amd。

前一阵子桑德斯来借钱的时候,本来有可能控股的,那样一来,至少有了一块根据地。但是范含不想那么早和intel对决,同时也为了保持自己这个“研究所”的超然身份,还是放弃了。

现在看来,买卖不成仁义在,找他们帮忙肯定是可以的。况且amd正在创业,还没想好要生产什么。就算是intel,也是在1969年才推出第一款产品,双极存储芯片……和for现在的内存技术比起来,恐怕还没开工就已经落伍了。

不过,既然当初没掺和进amd,现在也不能明显的向着他们,暗地里向着也不好看。要结盟就干脆直说,遮遮掩掩的……那叫又当婊子又立牌坊。

总之,一碗水要端平,条件应该对于包括amd在内的所有公司都一样。反正当初借给桑德斯钱的是范含个人,高层之间已经建立起来“深厚的私人友谊”了。

最后的决定是“开放授权”,任何公司都可以生产,包括intel,甚至ibm。

只不过,专利协议有个条件,那就是:凡是在内存芯片的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专利,无论是原生型的还是改良型的,for可以无偿使用。

这一点才是关键。

归根到底,硅门电路和mos都仅仅是一项技术而已,如何运用这些技术的创意,并不是属于技术本身的专利。对内存而言,怎样设计电路才能使频率更快、带宽更大、一个时钟周期多次访问,这些技术更为重要。而这一部分,恰恰是for所不擅长,或者说有心无力的。

对于微处理器,这一点更为明显。一条指令可以有许多种方式实现,实现的效率必定有差异。历史上intel获得的专利,绝大部分都是在处理器内部电路的设计上。正是靠着这些专利的先行地位,才保持了领先的优势。

应该说,这种“专利覆盖”是很可怕的,后来者根本绕不过去。如果勉强用其他手段实现,必定比不上先行者同等产品的性能。这就是为何同样使用mips指令集,国产通用处理器“狗剩”就是不如老外造的东西,至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条件确实苛刻,但是范含不怕没人搭理。

历史上amd头一次在技术领域领先intel,就是六十四位的x86体系处理器的推出。

本来,按照intel的打算,x86体系就到此为止了,六十四位处理器采用全新架构……和hp共同开发的“安腾”。这个体系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与x86完全不兼容。

市场不饶人,在服务器领域还能卖得动,在桌面应用就不行了,用户根本不买账。毕竟桌面领域已经存在的软件浩如烟海,即便升级成六十四位,也不可能专门为itanium重写一遍。

这时候amd趁虚而入,抢先推出x86-64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六十四位的x86体系,仍然保持向后兼容……这恰恰是intel多年来无比成功的法宝。理由自然是为了保护客户以前的投资,或者说amd根本就不打算放弃x86架构。

一开始intel还在死撑,直到撑不住为止。好在intel内部早就预计到了这种情况,事先准备好了解决方案……yamhill平台……也是六十四位的x86体系,不过和amd搞的那个不兼容,有些微小差别。

不过,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公司不干了,它们绝对不愿意针对两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架构开发两套系统。没有足够软件支持的硬件肯定混不下去,不提苹果,光看看游戏机市场就知道了。于是乎,在这些“衣食父母”的压力下,intel不得不低头:和amd兼容。主动去迁就别人,在intel历史上确实是头一次。

幸亏,让范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幸亏,intel当年授权x86指令集给amd的时候,签署的协议里面就有这么一条,可以随意使用amd相应的专利。自然,intel当仁不让,使用到了如此地步:连文档都是以amd的原件为范本,略作修改交差。结果还没完全改好,里面不时出现amd体系特有的东西……洋相出大了,这也是自打“奔腾浮点错误”以来的又一回。

总之,这样的“不平等条约”是有“先”例的。

话说回来,当年amd俯首称臣的原因,是由于x86体系已经是业界事实标准,不服不行。现在的for还没有当年intel的地位和实力,但范含并不担心其他公司另起炉灶,自己就像苹果那样逐渐远离主流。因为内存和硬盘、crt显示器一样,几十年来虽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但是原理仍然没变。或许遥远的将来会有替代品,但是这几十年之中,谁也绕不过去。

不会有计算机公司顽固到干等几十年。

乖乖的上钩吧!各位!

-------

“那些公司都是边开工边扩建生产线,”汤姆说,“一个月就能出产品,最多两个月就可以上批量。”

“那就好,”范含说,“内存问题解决了,下面都好办。”

“现在我们干什么?”杰瑞问,“好象技术上不需要我们操心了,别人琢磨出来之后,拿来用就是了。”

“是啊,可以干点儿别的了。”范含说,“对了,要不你们开始研究‘微处理器’吧。”

“什么是‘微处理器’呀?”法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星痕纹章 港片:从过档和联胜开始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