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疯狂地票房(1/2)
蒋希文在美利一直待到了9月上旬,直到纽因斯和美利政府谈妥条件,确认电影器材制造一厂安然无事之后,他才悄然返回了华星。
此时的华星国内,战火早已遍布各地。
星元844年7月6日,和文中大元帅在南宁宣布复国战争正式打响,随后早已整装待发的三路大军四十万士兵从川东、江南、岭南三地分别渡江,对格陵兰殖民者展开了强大的反攻。
此时的格陵兰帝国正焦头烂额地忙于镇压西神州境内风起云涌的民族起义,根本无暇理会远在东华洲的军队。江北的格陵兰军队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一溃千里,仓皇逃窜到了黄河以北。随后,格陵兰殖民军队华星地区最高指挥官罗吉臣组织了十万格陵兰军队和三十多万奴隶士兵,沿黄河北岸布下重兵,严防死守。
华星军队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收复了整个长江以南,兵锋直指黄河。传闻和文中大元帅兵至黄河之时,命所有随行人员下马祭奠,为十年前战死在黄河南岸的十万将士和投河殉国的秉道臣大元帅默哀致敬。此后华星复**群情激昂,士气如虹,一鼓作气冲过了黄河。
但是在黄河北岸,复**遭受了惨重的打击。已经退无可退的格陵兰军队裹挟着奴隶军团,对渡过黄河的复**展开了殊死的冲锋,战争反反复复争夺了两个月,复**仍然没有能在黄河北岸建立任何一块可供大部队渡河的立足之地。
面对敌人的殊死顽抗,和文中大元帅和参谋们商讨过后,颁布了新的“废奴令”,宣布凡是在敌占区内的所有华星国民,均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他们不再是任何人的奴隶,也不再需要为任何人卖命。
“废奴令”的颁布,成为压垮格陵兰殖民者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些数量庞大的奴隶军团,本就是由原先投靠他们的卖国贵族拼凑起来的,随着“废奴令”的发布,这些奴隶军团立刻一哄而散,成建制成建制的逃亡,短短半个月不到,黄河北岸就只剩下孤零零的格陵兰军队还在负隅顽抗。
星元844年11月28日,华星复**顺利渡过黄河。三天后,也就是星元844年12月1日,格陵兰殖民军队宣布投降。随后,罗吉臣代表格陵兰帝国,在华星帝国原国都上京城,向和文中大元帅正式递交了降表,并降下了格陵兰帝国国旗。长达十一年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民族独立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让整个华星帝国沉浸在了疯狂的欢庆和喜悦之中,全国上下,皆是一片笑逐颜开,大江南北,四处可见张灯结彩。走在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洋溢着激动和幸福的笑脸,很多老人止不住地热泪盈眶,收拾好了行装,喃喃地望着北方哽咽着:“回家!回家!”
在这个时候,中华星娱乐集团内部,同样是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大家高兴的,不仅仅是收复山河,同时还有《勇敢的心》的票房大丰收。
从3月31日电影全国正式上映开始,截止到12月1日战争正式结束,《勇敢的心》在华星国内已经播放了9个月,按每天平均播放5场计算,1500多台放映机实际已经放映了近200多万场;以每场200名观众计算,观影人次已经达到了4个多亿;以每张票价一毛钱计算,票房统计已经超过四千万(这个不夸张吧,想想《少林寺》一个亿……)。
实际上,因为后来和文中请求蒋希文调了一部分放映机到军队里去放映电影,虽然说军队也支付了一些费用,但是远远没有民间播放利润那么高,同时因为放映场地的简陋,票房统计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出观影人数,所以最后蒋希文他们拿到手的票房只有刚刚好四千万出头。
四千万!
当票房统计数据出来以后,整个中华星娱乐集团都疯了!(由于正处于创业初期和人手问题,中华星影业还没有从中华星娱乐集团里面单独分离出来,中华星影业的员工其实大部分就是娱乐集团总部的员工。)整个集团总部,尖叫声,疯笑声,甚至还有惨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蒋希文手拿着数据报告,一脸痛并快乐地看着那些正在拿板凳狂砸办公桌的癫狂员工,不由丝丝苦笑。这时候,一向稳重的杨文烈也乐不可支地凑过来,打趣到:“希文,你怎么还在心疼这点儿小钱。四千万,四千万啊!你现在都是千万级别的富翁了,就别为这点儿小钱苦着脸了。来,跟大家乐呵乐呵!”
蒋希文扑哧一声笑出来,喊到:“闹吧,反正最后收拾的还是你们自己。对了,大家伙听着,为了庆祝我们这次电影大获成功,今天晚上南宁最好的酒楼,春风阁,我请客!”
“万岁!万岁!”一众员工闻言闹得更欢了,还有人跳上了办公桌,大肆扭动着屁股跳起了不知名的舞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