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世界的改变(1/2)
和文中的眼神犀利而充满压迫感,但是蒋希文终究还是挺住了。他的目光逐渐由犹豫变得坚定,一动不动地与和文中相对而视。
片刻之后,和文中眼内的神光忽然一敛,嘴角浮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他将目光收回投到手里的茶盅上,随意地用碗盖拨弄着茶盅里漂浮的茶叶,仿佛毫不在意地轻声说道:“帝位于我,并非梦寐以求的目标。我最大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够收复国土,看到天下黎明百姓安居乐业,则此生足慰矣。”
无论是真是假,和文中这番话还是让蒋希文相当动容,这样胸怀“天下大公”的人,总是让人心生敬仰的。但蒋希文还是有些不解地问到:“既然和元帅无心帝位,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和文中无奈地苦笑道:“我虽然没有称帝的野心,可是其他人却不这么想。不光是那些联盟议会的人,就连我的不少老部下,都以为我会在北伐之后坐上那个位置。我虽有心辩解,但是却苦于不知该如何说与他们明白,况且就算我说了,他们也不一定相信。”
蒋希文埋头苦思,希望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很明显,现在北伐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但是出于对和文中一揽大权后复辟帝制的担心,不管是联盟议会还是军队内部,都有人心存顾忌。和文中虽然确实无心称帝,但是正所谓时事所迫,等他带领大军一统全国之后,恐怕坐不坐这个位置,他自己都不能控制了。
也许有人会说保持现状不就好了吗?可是要知道,华星帝国目前的状况实际上是军政分离,联盟议会负责民政,而军队负责打仗,非常时期保持这样的平衡或许还可以,一旦真正统一全国,谁能忍受政权与军权分离对立?一旦这种状态持续过久,必然会出现纷乱,要不然就是政客发动政变夺回军权,要不然就是军队发动兵变接管政府,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一个办法,在帝制之外另外寻找一种能平衡权力的制度取而代之。
想到这里,蒋希文眼神忽然一亮,失声说到:“或许有个办法可以解决。”和文中扬了一下眉毛,问到:“怎么说?”蒋希文胸有成竹地说到:“其实元帅目前遇到的困境,就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执政纲领来说服议会,使他们看不清北伐以后的政治走向,所以他们才会举棋不定。”和文中皱了一下眉头,不自觉地问到:“执政纲领?”蒋希文解释到:“执政纲领,简单来说就是当元帅成为国家的元首之后,这个国家将采用什么样的统治制度,以及成立一个怎样的政府来领导国家,它包含了权利的分配,统治阶层的成分,以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等方方面面。”
和文中埋头思考良久才总算消化了蒋希文话里的意思,随即问到:“那依中正之见,华星帝国目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组成政府呢?”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和文中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对政治不能说一窍不通,但距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还有不少的距离。
蒋希文对和文中的坦诚非常受用,颇有些言无不尽地说到:“依照华星帝国目前的状况,希文以为联邦共和制就是一个现成的框架。”“联邦共和制?”和文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字,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蒋希文笑了笑,开始向他详细地解释联邦共和制的内容与框架。其实蒋希文所提出来的联邦共和制,正是前世地球上美国政府所采用的政治制度,它的全名应该叫“宪政联邦共和制”。“宪政”,就是指美国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这部《宪法》是国家的最高基本法——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政府的权限。“联邦”体现在美国的体制是由一个全国政府和50个州政府组成,“共和制”则是指一个由人民掌权,但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执政的政体。这套政治制度对目前的华星帝国来说,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联盟议会,不就是由各个宣布独立的州府所组成的吗?“联邦共和制”可以说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统一,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各州府的权力和自主,对各个联盟议会的首脑来说,实在是无法要求更多了。有了这样明确的执政纲领并由各个州府负责监督实施,相信联盟议会不会再成为北伐的绊脚石。
和文中的眼神随着蒋希文的讲解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亮。当蒋希文把联邦共和制的大体政治结构和框架讲解完毕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开始对一些细节进行追问,这一问一答之间,不知不觉竟然就过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满眼血丝喉咙干哑的蒋希文才和蒋诗愔姐妹一起辞别了元帅府,出门的时候,他分明看到和文中的卫队消失在街道尽头,想来是和元帅已经等不及前往联盟议会总部了。
果不其然,三天之后,联盟议会和军队总指挥和文中大元帅一起签署了命令:全国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北伐战争,一触即发!
与这道战争召集令一同签发的,还有一个“关于成立华星联邦共和国及建立联邦共和制政府的调查与讨论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详细描述了联邦共和国的体制及构成,发布了一系列执政措施,同时还广邀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参与联邦《宪法》的制定与讨论。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不仅在华星国内掀起轩然大波,还迅速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与重视,他们强烈地预感到,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可能即将在东方诞生了。
因为本身就是出自自己的提议,这场政治上的革新并没有分去蒋希文太多的精力,目前他头疼的,却是西方三大洲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民族独立战争所引发的各国政府对中华星影业的封锁和迫害。
星元844年5月,《勇敢的心》首先在格陵兰属殖民地华沙帝国、斯洛伐克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开始同步放映。放映仅仅第一天,观众就达到了一百多万人次,并且在很多放映场地因为民众情绪太过高涨而发生了骚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