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吴城里的梁祝姻缘(1/2)
冬哥回到豆腐店,已是拂晓时分了。沈五和小强正忙着在做豆干,看见冬哥走了进来都愕然地停住手里的活儿迎上去。
沈五关切地对看着冬哥问道:“孩子!你总算回来了,可把我给吓坏了!又不知道该去哪儿找你---”
小强问道:“冬哥!你去哪里了?那个宋仙道呢?他怎么没回来?”
冬哥面无表情地说:“沈老板!真是对不起你了!我不能再当你的伙计了。”
沈五惊讶地问:“孩子!怎么不想做了?噢!你老婆---她昨夜又来了吗?”
冬哥道:“春妹永远都不会再来了!”
沈五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在我这里做呢?孩子!”
冬哥道:“我要去飞云观当道士了。”
沈五大吃一惊,道:“那怎么行呢?孩子!你舅父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冬哥道:“不要紧的,沈老板!我老实告诉你吧:要不是宋仙道点化,若不去修行悟道,我这条命就很快会丟掉。再说,做人应该知恩图报,我要去当道德道的弟子,为宋仙道修补为我折损的十年道行;我要在修炼中等着我表妹做人长大,她会来找我的!”
冬哥说完就去房间里,收拾自己的东西。沈五一边干活,一边枺一把眼泪道:“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一刻时后,冬哥手提着一个包袱出来,向沈五鞠了一躬便走出了豆腐店。沈五追出门来,塞给了冬哥一把铜钱,又搂着他流了几行眼泪后就让他走了。
再说飞云观的观主刘海,打从宋公明在观内授道以后心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他为人性格开朗,又很想使自己有所作为。有一天,他去拜见千总大人,就把自己要修改飞云观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千总叫祝运平,老家是濠州人,和当朝洪武皇帝算是同乡。朱元璋在鄱阳湖作战时,祝千总曾是他部下的一个小校官。当祝千总听了刘观主的计划后,表示支持,并赠银一百两给飞云观作为修改的经费。
刘观主得到了千总大人的赞助,便更加信心百倍。他即刻雇人开工,把大殿改成了两间,其中一间设为老君殿。他把宋公明授道时悬挂的那张老子的画像供在老君殿上,另外还摆设了香案等应用物件。他又把飞云观的观名改为“道德观”,并请来朱熹的侄孙“太上清宫”的朱雀道长亲笔书写了观名。刘观主完成自己的心愿后,就把观里的一切事务暂时交给了一个叫孙竹云的徒弟管理,自己带着冬哥去江州“望江道观”严正德道长那里修行悟道去了。
其实,祝运平千总也是一个诚心向道的人。自从认识宋公明后,他每隔几日总要带着随从到“道德观”来坐坐,和宋公明谈论一些道德方面的话题。但是,宋公明冷漠、平板的态度和不乐善于言谈的性格又往往使祝千总扫兴,他几乎对那个一惯都是面无表情的宋仙道产生了不满情绪。关于宋公明的崇高道德精神和神奇的道法,千总大人又还只是耳有所闻,并未亲眼得见。于是,他便打定了主意,想要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宋公明的本事。
这一日,祝千总又来到了“道德观”。他把随从全留在观门外,只带着一个穿军服的英俊青年人去见宋公明。孙竹云小道士领着祝千总两人在太君殿和三清殿都上了香,然后就到厢房来见宋公明。
祝千总两人走进厢房来。正打坐在木板床上的宋公明仍然身不动、眼不开地招呼道:“有劳千总大人又来上香了。”
祝千总双手抱拳施礼道:“宋仙道!本千总今日特地带了独生儿子祝英男来见,想向你讨几句道教的训言。”
年少的祝英男双手抱拳,跪下一腿向宋公明道:“请宋仙道受英男一礼!”
宋公明睁开眼睛,起身下床扶起祝英男,给父子二人躬身回了礼又坐回原位。祝英男就站在父亲身边,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一点热情都没有的宋公明。
宋公明仔细看了一眼祝英男,接上对坐在面前的祝千总说:“刚才千总大人是在贫道面前说笑话吧!”
祝千总问:“宋仙道说此话是什么意思呀?”
宋公明回答道:“千总大人虽然未曾和贫道谈起过家庭里的事情,但贫道已经算出千总大人膝下并未生子而仅有一个女儿,贫道面前的祝英男又怎么会是个公子呢?”
祝千总心里暗自一愣。祝英男突然脸色一沉,骂道:“你这个怪道士!怎么骂我不是个公子呢?”
祝英男说完,抽出腰间的佩剑窜上前去就朝宋公明的肩头挥剑砍了下去。宋公明并未躲闪,祝英男的剑刃落在他的肩上“咣当”一声响,就像砍在石头上一样;祝英男大惊失色,呆若木鸡地站着一动不动。
祝千总慌忙起身喝退了祝英男,然后双手抱拳向宋公明赔礼道:“小女无知,冒犯了宋仙道!一切皆是本千总的错,请宋仙道多多原谅!”
宋公明道:“无妨,无妨,千总大人不用客气。”
祝英男连忙向宋公明磕头赔罪。祝千总接上问:“英男自小就是公子打扮,没有一个外人知道的,宋仙道怎么会清楚我们的底细呢?”
宋公明道:“千总大人不必细问,贫道依然会替祝千金保守秘密的。”
祝千总道:“那可就要难为宋仙道了!”
宋公明道:“千总大人不必客气了,只要不讨厌贫道就万事大吉了。”
“不敢!不敢!”祝千总连忙说:“宋仙道如此道高德重,本千总实在佩服了!什么时候能请宋仙道去本千总的府上一叙呢?”
宋公明回答:“多谢千总大人的好意,贫道无事不愿随意上门打扰,望千总大人见谅。”
祝千总见宋公明仍是一副生硬的态度,便带着祝英男告辞而去了。从此,祝千总就很久没有来过“道德观”了。
有一日,祝千总派了一个叫吴建南的副将来请宋公明去给祝英男治病。宋公明听到祝英男病了,就急冲冲地随着吴副将赶到千总府里来了。祝千总和夫人亲自到大门口迎接,然后就把宋公明请进厅屋,坐了上坐。
宋公明一坐定,就开口问道:“千总大人,不知道祝公子犯什么病了?”
坐在并排的祝千总回答道:“她得了一种怪病:时而疯,时儿傻,时儿又躺在床上几天不愿吃饭,真是急死本千总了!要不能,也不会烦劳宋仙道上门来的。”
宋公明问:“竟然有那样的病?”
祝夫人用衣袖拭了一下眼泪,接上道:“我们也觉得奇怪。宋仙道道法高明,就帮我们想想办法吧!---英男是不是中邪了?”
宋公明起身道:“千总大人,祝公子现在哪里?贫道要先看看再说。”
祝千总站起来说:“英男正躺在床上呢,宋仙道随我来。”
于是,祝千总和夫人把宋公明带到一间内房。有两个丫头候在房里,祝夫人叫她们出去了。宋公明走近床头,看见一脸清瘦的祝英男正闭眼而睡,双颊上满是泪痕,且有一种极其忧愁的神情。
宋公明看过之后,就退到旁边的一个圓凳子上坐下。他接着问:“千总大人,最近是不是有一个与祝公子相好的人离开了这里?”
祝千总吱唔着道:“相好---的人---?”
宋公明接上道:“千总大人若是要隐瞒实情,就是还不相信贫道啰。”
“不---不是的!我们若是不相信宋仙道,那又怎么会请你来呢!”祝千总连忙解释道。
宋公明接上说:“那就请千总大人把祝公子的详细情况讲给贫道来听;因为祝公子并沒有中什么邪气,而是犯了相思病。”
祝千总用诧异的目光看了看祝夫人,然后就下了决心道:“其实宋仙道早就明白:英男是个女儿身。现在我们也并不打算瞒你,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前,本千总的左副将梁济山到湖南老家省亲去了;从他走了以后,英男便起了想念之心,每天茶饭不思,就像失魂落魄似的天天都要去望湖亭上坐上几个时辰。在回家的路上,她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犹如一个疯子,把随从的兵士都弄得糊涂了。”
祝夫人接上道:“回到家里,她又在我们面前尽说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傻话;我们担心她会把自己的真实性别说给别人听,就把她关在房间里。后来,她就索性一天到晚躺在床上不再起来;现在就像一个犯了重病的人,可把我们给急死了!”
祝夫人说完,就抽泣起来。躺在床上的祝英男在轻轻地呼喊着“济山哥”。祝夫人赶忙上前去,坐在床上安慰女儿。
宋公明问道:“千总大人!你为什么要让祝小姐女扮男装呢?”
祝千总答道:“本千总一直都想有个儿子!原来是打算等夫人生了个儿子以后就让英男恢复她的女儿面貌的,沒料到夫人竟然十八年来一直都没有生育过,真是家门不发啊!”
宋公明又问:“那祝小姐又为什么如此地恋着右副将梁济山呢?”
祝千总道:“说来话长!梁副将的年龄比我女儿大十多岁---”
“那他是不是还没有成家?”
祝千总继续道:“没有;本千总也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不过,梁副将可是个文武双全的杰出人才!他跟随本千总已有十多年了,每次给他提亲他总是推辞。英男七岁的时候,他就做了她的老师和师父。战争年代里,他们的关系既是师徒又是师生;从五年前,我在这里当了千总以后,他们就亲如兄妹了。”
宋公明接上问:“那么,梁副将也早就知道祝小姐的底细啰?”
祝千总点了点头,然后说:“虽然,他们俩个人在一起相处十一年了,但是本千总觉得以前他们之间好像并不存在那种男女爱恋的迹象。就是这一次,梁副将一走之后,我女儿才突然变得有如此痴迷的反应了。”
宋公明道:“其实这是千总大人家的儿女情长之事,贫道也是无能为力的。”
祝千总接上道:“这个本千总明白;本千总已经差人去湖南召梁副将提前回来。本千总请宋仙道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想问一问英男的姻缘。”
宋公明便接上说:“那就请千总大人把祝小姐的年庚贴子拿来,让贫道一瞧吧。”
祝千总答应一声后就起身出门而去,宋公明也起身来到外房坐着等候,两个守在外房的丫头便又走进內房去了。一刻时后,祝千总回来了。他把自己女儿的庚贴递给了宋公明,然后坐到对方的旁边。宋公明仔细看过祝英男的生辰八字后,接上就稳心一算,竟然暗自吃了一惊。最后,他就把庚贴递还了祝千总。
祝千总问:“宋仙道!小女的姻缘如何呀?”
宋公明答:“贫道若是直言相告,不知道千总大人会不会生贫道的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