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南洋之行(1)(1/2)
张伟业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可李兴汉也不再解释,张伟业只得带着满腹的狐疑离开了李萧的子爵府,等出来之后他才明白,自己这次去,无论做出何种决定都是正确的,怪不得石显保荐了自己,原来是报答自己替杜勋解围之恩。
其实,张伟业还是不了解石显,真正的石显就像当初刘钦对他的评价:此人不可不防。石显让他去南洋,并不完全为了报恩,更重要的是想让张伟业离开长安,因为只有这样,杜勋才有可能会得到重用。
当张伟业准备离开长安之际,石显已经悄悄地写了一封信,让还在南平县的杜勋赶快回来上任,他想乘着张伟业离开的这段时间让杜勋好好地表现表现,只要刘奭觉得他好,以后就不怕他没有出头之日。
汉元161年10月(公元前42年)。
由于已经临近冬季,谷永只得匆忙起身,先坐船顺黄河而下,进入东海,再换乘海军的船只前往南洋。不过张伟业却不愿长时间的待在船上,于是他和谷永约好,自己先骑马去会稽,二人会合之后再上船。所以张伟业带着陈汤等人早早就上路了,看着陈汤,张伟业又想起了林虹玉,这二人刚成婚,陈汤就去了阿兰州,一去就是两年,这次回来不过一个多月,又要分开了,这一分开至少又是半年。
陈汤骑在马上,忽然发现张伟业老盯着自己,他往自己身上看了又看,也没看出什么异常来,于是问道:“你在干什么啊?怎么老看着我?”
张伟业眨了眨眼说道:“我在想,反正这次又不是去打仗,是不是应该把你们几个留在长安。”
“别啊!”宇文昊叫了起来,“不能打仗总能打架吧?我们几个找人打打架还是可以的。”
孙翼笑道:“你是盼着一路上吃喝玩乐吧。”
宇文昊毫不掩饰:“那是,在长安城里不是站岗就是放哨,一点意思都没有。”
张伟业笑了:“行,只要你不误事,玩就玩吧,不过打架就免了,怎么说我这次出来也是皇差,不能丢了架子。”
陈汤提议:“我看大家还是换身装扮吧,穿着这身衣裳,有些地方不太适合进去。”
大家都是聪明人,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个个都笑逐颜开,张伟业也同意,于是大家都把军服换了,二十多人骑着马,就像是哪家大公子带着护卫出门。
他们先向东,进入兖州境内后再向南行,一路上有吃有喝,有时晚上就住在青楼楚馆,孙翼和宇文昊没这么玩过,兴奋地手舞足蹈,每晚都喝得酩酊大醉,惹出不少事来。好在他们人多,又都带着兵器,别人看着都让他们一点,才没惹出大乱子来。可张伟业气得不行,骂了几次他们不听,一气之下把他们往小路上带,让他们想惹事都找不着地方。
这一天,他们进入了徐州境内,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都累了,就随便找了个路边的小茶摊点了些东西充饥。当他们坐下来的时候,陈汤突然轻轻地碰了碰张伟业的胳膊,对他说道:“瞧,那边那几个。”
张伟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群人坐在茶摊的另一边,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他们也有二十来人,也带着兵器、骑着马。张伟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来,于是轻声问道:“怎么了?”
“他们不像是汉人。”
“哦?”张伟业再仔细一看,果然,这群人的确不像汉人,装束虽然整齐,可长什么样的都有,有些一看就是胡人,最让张伟业吃惊的是其中好像还有几个倭人。一般来说,有钱的汉人常常买些倭人当奴隶,可他们不会给这些倭人自由,许多倭人不到一个月就命丧黄泉了,可这些倭人与其他人一样的打扮,看不出奴隶的样子,的确令人奇怪。
旁边的孙翼也注意到了,他轻声告诉二人:“这可能是有些富贵人家养的死士,一旦给倭人自由,这些倭人一定会以死相待,因为他们到哪儿都是死,还不如跟着自己的主人,只要他们的主人活着,他们就能像人一样的活着。”
“哦,原来是这样。”张伟业估计就是这样,这些人可能就是哪个大家族养的死士,当下他们不再管这些人了,只管自己吃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