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匈奴乞降(3)(2/2)
石显听完皱起了眉头,他暗自埋怨杜勋到处惹事,可又恨南平县令不通人情,他在书房里转了几圈,突然想起了南平县归豫州管辖,那里正是弘恭的治下。萧望之请辞之后,他的儿子萧汲担任了中书令,而原来的中书令弘恭被外放到了豫州担任州牧。想到自己与弘恭的关系,石显坐下来,提笔给弘恭写了封信,把情况说了一遍,请他出面帮忙。
很快,弘恭接到了石显的书信,立即派人去了南平县,先放出了杜勋,过后不久,又借故罢免了南平县令,换上了自己人。从此之后,杜家在南平的生意越来越好,势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几年就成了南平地区的首富,这些都是与弘恭的特别关照分不开的。
对于这些小事,长安是不会知道的,不管是内阁还是刘奭每天都有大量的政事要处理,当弘恭把南平县令撤职查办的奏章送到内阁时,内阁根本没在意,只是表示同意此事,没有派人进一步核查。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南洋、印度、东北以及匈奴各方面的奏章。
这也难怪,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各地的奏章涌进了长安城,每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丞相张英、太尉李恩泽,还有张千秋、冯奉世、夏侯胜、刘向、田延年、萧汲都来到了宣室殿见刘奭,张伟业和石显也在一旁听着。
张英首先说道:“陛下,百乘那边传来消息,说身毒人迫于我军的压力,已经退兵了,百乘人愿意按事先说好的,划出沿海港口让我天朝海军进驻。”
刘奭笑着点了点头,看来现在百乘真的是怕了,再也不敢得罪大汉了:“好,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在印度洋立足了,看样子可以成立印度洋舰队了。”海军现在有三大舰队,北海舰队规模不大,驻守东海群岛,东海舰队是实力最大的一支,负责守卫中原沿岸,南海舰队实力也不大,主要驻守琼崖,此外,汉军还有一些小型船只组成的内河舰队,由各州郡分别掌握。
李恩泽一听马上说道:“海军方面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想把南洋总督府所辖的小型舰队和各探险队划分成印度洋舰队和南洋舰队,由海军直接指挥。”
“这个……镇国公府方面是什么意思?”刘奭有些担心,毕竟这些船队都是由李兴汉一手建立的,算是半个李家的私人武装,他不点头没人敢瓜分。
“臣已经和李议长谈过此事,他没有意见。”
刘奭一听就放心了,于是点了点头:“好,让海军方面和南洋总督府进行交接,让他们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来。”
“是。”李恩泽答应了一声退了下来,张英接着刚才的话题问道:“陛下,要不要派人去百乘一趟,督办此事?”
刘奭转过脸来问冯奉世:“冯大人,你看何人前往最好?”
冯奉世一听,马上就答道:“回陛下,臣举荐谷永谷大人,上次和百乘使者谈判都是他出面的,让他去最合适。”
刘奭又询问了一下在场众人,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点头同意:“嗯,那就让谷永去吧。”
“是,臣遵旨。”
张英等人说完并没有退下,刘奭又问道:“怎么?还有事?”
“是,还有一件喜事,可臣等都拿不定主意,担心其中有诈。”
“喜事?什么喜事?”刘奭奇怪了,怎么喜事还会有诈?
“匈奴新单于驹于利受遣使到长安,愿意称臣纳贡,与我朝世代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