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章 元华《东荒经》 法不传六耳(1/2)
对于大神通者而言,大家的起点与资质相差并不大。盘古神祗虽然略胜一筹,那是因为继承了盘古开天的功德。因而,在这个盘古所开辟的鸿蒙宇宙中掌握了一些先天神祗望眼欲穿的规则。只是有开天功德相随,必然也有着先天因果相依。盘古神祗受到了天地的眷顾,自然也肩负着天地赋予的责任。而先天神祗虽然没有继承到开天功德,自然也就没有了先天因果的约束。相比而言,却也难以说清是盘古神祗受益还是先天神祗受益。
要知,盘古神祗有先天大因果相随,证道混元之前,必然要先了却先天因果才成。若不然,只能以殒身偿还了。先天神祗没有先天因果的约束,自然是无拘无束,若是机缘降临,证道反而要比盘古神祗来的轻松。只是不管是盘古神祗还是先天神祗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功决与道法。
虽说万法归宗,都是由大道衍生而来。但是却因为神祗的先天属性的差异,演化出了数不胜数的修炼方法。这些功法中,自然是鸿钧道人亲传的金丹大道最是广为流传。只是金丹大道虽好,毕竟是适宜于鸿钧道人。而且鸿钧道人所传的金丹大道虽然以体、心、道三类分为修为、境界、道行,但终究还是以道为主。至于那修体与修心也只是因道而延伸出来的,只是其中最根本的基础罢了。至于那些威力惊人的体术、道决、神通更是少的可怜。即使鸿钧道人传出了几个,但大多都是以安身保命为主。这种情况,又怎能那些先天神祗满足?
这些盘古神祗与先天神祗都是夺天地之造化而生,每一位都是惊才绝艳之辈,除却那不能以常理计算的鸿钧道人之外,其余人等,有岂会被他们放在眼中?只是天地间只有一块造化玉牒,虽然破碎过一次,但被鸿钧道人集全了八成左右。如此一来,在理论知识上,鸿钧道人自然远远的超越众位神祗,这也是金丹大道这个近如完美的功决能够流传洪荒的缘故。鸿钧道人需要金丹大道的传扬获取先天教化大功德;而神祗们需要金丹大道来参悟天地至理。
然而,大道本就不全,才有盘古损身演化鸿蒙;造化玉牒不全,才有鸿钧道人游走洪荒,教化天下。因而,这金丹大道也就不全。金丹大道是鸿钧道人所创,虽说适应此时洪荒的大多数种族,但终究只适应于先天生灵,而且只能照本宣科的修炼至大罗金仙境界。大罗金仙之后的境界却不是这金丹大道能够参悟的。
此刻这些大神通者都对未来的走向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虽然不知具体的变化,但也明确:这不全的天地终究会被大神通者一一补全,待天地补全之后,盘古开天的伟大工程才算是圆满落幕;而这天地才将由先天转化为后天,这金丹大道自然也就结束了教化先天生灵的使命。如此一来,这金丹大道虽好,终究还是要退出天地之外。因此,大神通者自然就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因而,这盘古神祗也好,先天神祗也罢,都不是照本宣科的修行金丹大道。而是结合自身的优劣,参悟金丹大道,创出最最适合自己的修炼体系。这些修炼体系才是大神通者立足于洪荒强者之列的根本。
前文说过,神通即为本能。只是除却少数几个本命神通之外,大多数的神通,包括逆天神通,都是神祗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积累的知识,然后以大毅力、大悟性,将体术或者道决转化为了神通。从此,这些神通就成为了本能。而神通的成就自然也与神祗的修行功法息息相关,如此一来,神祗自创的功法轻易不会外传。若是被对头知道了自己的修炼功法,那神祗的根底与手段就会被推演出来,甚至连破绽都可能被对头找出来。
所以,往往传道之时,都有法不传六耳的典故。即使是一个师傅,教授不同的徒弟,也都是当面传授,绝对不会让第三者知道的。此时,元华要传授自己以盘古元灵辛密创立出来的《东荒经》,自然不会马虎的。虽说元华等人都是那紫霄宫中三千鸿蒙客之一,但是也不能确定有没有那个神祗在暗中监听呢?
在打斗对拼上,元华自然不会惧怕任何人,但是大神通者都有自己的特长。那祖巫帝江的速度天下第一,巫皇刑天战意无穷等等,即使是元华自己都有神秘莫测的太阳神眼,可以关注到其余的大神通者,不怕被发现。因而,这天地间若是出现了以听来为神通的大神通者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