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回到中国(1/2)
10月下旬,我和随行人员来到北京。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开始在电视屏幕上折腾,**广场上的十万盆鲜花灿烂依旧,但是北京城内却弥漫着一种悲伤的感觉。
看到时间还早,我带了两个保镖先回家一趟。厂子的大门没太大变化,只是有些破旧,门卫依旧是李伯,只是原来只是有些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李伯,您老还好吧。”
“你是……”李伯老花镜后的眼睛带着疑惑。
“李伯,我是乐行啊。”
“哦。”李伯似乎想起来了,“你不是到香港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外面呆着不习惯?”
“不是的,李伯。我是回来办事的,正好有点空,所以回来看看的。”
“哦。我还好,就是厂里效益不太好。”李伯脸色一暗。
“会好起来的。李伯,赵叔今天来上班了吗?”
“老赵啊,去年就调走了,听说是和儿子团聚去,不过具体是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李伯看起好像有些羡慕。
“唉……”我叹了口气,“李伯,我们家原来的老房还在吗?”
“房子还在,不过厂里以为你不会再回来,所以房子安排给新来的工程师住了。”
赵叔不在,原来住的老房也已经有新的房客,没了牵挂,我不愿意再呆,于是启程返回北京。
在去北京的路上,我顺路去了一趟保定市附近的徐水县,原本想到石油部物探局仪器厂打听一下求伯君的情况,谁知到很不巧,求伯君请假去了深圳,只好继续往北京进发。
到了北京后,也差不多快到了集合的日子,我来到友谊宾馆等待,两天后,赖炳荣、吴国发、虞博士联袂而来。
“乐行,在北京过得怎么样?”虞博士看我很高兴。
“我很好,你们路上还顺利吧。”我也很高兴。
“很顺利。”虞博士用手向旁边示意,“这位是英特尔的赖炳荣,他旁边是康柏的吴国发。”
“赖先生、吴先生,很高兴见到你们,路上幸苦啦。”我赶紧向这两位问好,“先休息一下吧,我们明天一起去。”
在回饭店休息的路上虞博士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年开始要减税了,这果然是个好消息。
……
隔天,我们正式开始这次的中国计划。由于之前已经通过官方渠道打过招呼,所以我们受到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
钓鱼台国宾馆……
“张先生,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有不小成就。”邓老脸上还是带着点不好意思,可能是因为刚才误会我是随行人员的缘故。
“邓主席,您叫我乐行就可以了。”
“好吧,乐行,我听说你们这次准备捐资助学。”
“邓主席。”
“叫我邓老就行。”
“邓老,为了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这次计划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捐赠一批微机,每批包括15套286计算机和1套最新的386计算机。这位吴先生是康柏的代表,这批计算机就是他们公司生产的。旁边这位赖先生是英特尔的的代表,这些微机中央处理器是由他们公司提供的。”
赖炳荣、吴国发、虞博士都纷纷向邓老表示了愿意支援祖国建设的意愿。
“你们这种行为很值得肯定,你们放心,捐赠的设备我会安排相关人员来处理。”邓老很高兴,对我们表示了鼓励。
“邓老,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未来是计算机的世纪,而发展计算机是离不开软件的,因此我们三家公司想赞助一场软件设计比赛,如果首次举办比较成功,我们还希望能办成每年一届。”
“你们这想法倒是不错,可以考虑。”
“这个比赛我们初步构想是分成成年组和少年组,这样还可以给广大青少年一个机会。”
“很好,这个想法很好。”邓老看起来很感兴趣,“宋主任,这个事情你们要协助办好,可不能辜负海外赤子一片心意啊。”
“邓老,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办好这件事情的。”宋主任忙点头答应。
“邓老,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环境,我构思了一个加强计算机教育的计划。”
“哦,说说看。”
“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缺乏普及的电脑教育平台,学生们缺乏实践机会。”
“这以后应该能逐步解决。”邓老也有些感叹,“李部长,你们下面的计算机与信息局好像在和清华大学在搞一个中华学习机的项目吧。”
“是的,已经在抓紧研究了,估计明年能出成果。”李部长解释道。
“我就是打算研究生产学习机,而且我们公司现在已经有原型机了。”我说道。
“哦,有没有实物可以看一下?”邓老很感兴趣。
我从随行人员那拿出一套FC学习机,这是利用FamilyBasic键盘改装而来的,不过现在暂时还不能显示中文。插上一张学kylin系统操作的教育卡带,在会客厅的电视上演示起来。
看罢演示邓老还有些疑问:“你这套学习机似乎还不能显示中文?”
“暂时是这样的,所以我想来中国完善这套系统,因为国内有最好的汉字显示技术人才。”
“不过有必要上两套学习机系统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