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到美国(1/2)
没想到杨欣欣还挺好说话的,我才刚提出想法,她就满口答应了,甚至虞博士还没来得及插嘴,她还表示愿意拿出一笔钱来入伙。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杨欣欣早不满足在家族企业里工作,她感觉在这里自己真正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非常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创一番事业,我的邀请正好给了她一个机会,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在虞博士帮助下,与杨老爷子沟通好了,其实老爷子倒是很开明,没有多做留难。接下来我们三个人分工协作,虞博士飞去美国处理软件和专利的问题,并负责成立公司做好前期准备,杨欣欣则负责办出国的事情,而我只能每日呆在漫画工作室,要不就只能呆在杨欣欣家,用杨欣欣的话来说,是怕我这个未成年人“走失”。
在我无比郁闷的等待中,出国手续终于办好。1981年8月24日,我和杨欣欣搭飞机来到美国,一出了圣何塞国际机场通道,就看见虞博士和一个高大的老外像两只呆头鹅一样杵在那,老外手里举着一个大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杨欣欣、张乐行”两个名字。
“博士,你们有车吗?”我指了指身后拖动的行李山,苦笑了一下,“女人出门太不容易了。”
杨欣欣忍不住撇撇嘴,白了我一眼。
“车子就在前面一点,”虞博士叹了口气,“就是不知道装不装得下。”
趁着老外在殷勤的帮着行李的时候,我向虞博士打听:“这位仁兄是干吗的?”
“哦,这是公司招的第一个职员,叫丹尼斯。光靠我们几个还是忙不过来,有个本地人帮忙还是好些的。”虞博士解释道,“公司已经成立了,名字叫VisualSystem,我们等下顺路去看看办公楼。”
我们一行四人外加两辆车(由于行李太多装不下,只好又租了一辆车),向公司办公地点驶去。
公司的办公地点是一栋三层的小楼,外观看起来有点旧,不过走进去以后发现还是很干净整齐的。
“这租金不高,而且地方比较大,够用一段时间了,以后公司壮大后还可以去找更好的地方。”虞博士说道,“目前员工就我们四个,另外还有一个看门人,不过还有些技术人员我通知的明天来,这个还是你们来把下关比较好。”
然后车子转到虞博士家,我和杨欣欣暂时先住在这,等找到合适的房子后再搬。晚饭后,我和虞博士坐在沙发上闲聊,偶然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份报纸上似乎印着“OvationIBM”,拿起来一看,居然是苹果公司做的广告。
我突然想起来,IBM-PC推出后,最初苹果公司相信凭自己的力量就能与IBM抗衡。董事会主席史蒂夫.乔布斯说:“我们将让IBM退出市场。我们让它吃不了兜着走。”总裁迈克.马库拉也很乐观地表示:“我们计划并等待IBM进入市场已4年了。我们有驱动器,有30万安装用户,有软件库和分销体系,IBM只有招架的份儿。他们只能招架和回应,IBM不知道如何将计算机卖给个人,我们用了4年时间才学会如何做。他们必须了解分销体系和独立的经销商,钱并不能缩短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除非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他们很难打败我们。”苹果公司还在《华尔街日报》上投放著名的整版广告,欢迎公司巨人IBM计算机市场。
“博士,是不是有什么科技新闻啊?”我指着报纸问道。
“哦,IBM推出了一款微机,不过看起来还没苹果的好。”虞博士想了一下说道。
是啊,现在谁知到开放架构的威力如此之巨大,居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嗯,博士,明天咱们去买几台回来吧,这机器我很感兴趣。”我高兴的说道,心中暗爽,伟大的PC时代终于开始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公司,刚坐了一会,丹尼斯带来了面试的技术人员。经过几轮交流,我发现这次来面试的4个人都还不错,尤其是其中一个叫凯文的,技术很好,而且很有大局观,适合做开发组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