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冤冤相报(1/2)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
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
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
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
且说王成走后,曹操一边修葺城垣,抚谕居民;一边准备自己的“继任之礼”。
忙碌中,曹操忽然想起以上这段“往事”,不禁摇了摇头,笑了起来。
时,操长子曹昂在侧,便问曹操道:“父亲大人,何故发笑?”
曹操长叹一口气,道:“我如你们兄弟一般年幼时,整天无所事事、放荡不羁,常为你叔祖德公(曹嵩亲弟曹德)责骂,谁能想到今日却及州牧之尊,引领一方百姓?故为父此笑非笑,而是慨叹。”
曹昂闻言,点了点头,心思一转,道:“既如此,正逢父亲继任州牧之期(七月初一,下半年的伊始,符合曹操所谓的“新”开始。)将至,恰祖父和叔祖在琅琊赋闲,不如便请来观礼,以示孝敬如何?”
心下亦有“炫耀”之意的曹操,闻得曹昂之言,大喜,便道:“为父亦有此意,好,你这边备下几乘大车,叫上些人,往琅琊去接你祖父和叔祖!”
曹昂领命,欢喜而去。
此时,前时盗印而去的陶应、张?刚到广陵,投至太守边让门下;闻得曹操欲请其父、叔往下邳,大举“继任之礼”。
多日来,为张?所导,已然深信其父陶谦乃是“冤死”的陶应怒道:“曹操与王成既是谋我父亲,那我便也算计算计他们的父亲!张都尉,你当与我一同往琅琊,于路截杀曹操的父亲!”
张?闻言,道:“我也正有此意!”
言罢,二人又弃出广陵,往徐州腹部奔回。
曹昂带着父命,急急回到琅琊乡中,来搬“爷爷”和“叔爷”。
当曹嵩得知曹昂来意,开怀大笑,得意的与曹德道:“未想当日假于地上中风,来赚你我的小儿,今日竟有这般出息!”
曹德叹口气,道:“未想彼时竟是我眼拙了,未识出孟德贤侄竟是英雄来!”
曹嵩闻言,哈哈大笑。
于是,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往下邳而去。
曹嵩仿佛未明白曹操是请其“窜门”至下邳观“礼”的,倒似往徐州“养老”一般,竟打算将“家底”全搬到徐州去――往徐州去的大车里,竟还装上了那对冬日里方能用到的“仙鹤铜炉”!
下邳与琅琊相邻,直线距离不过两日,但在曹嵩过于兴师动众的情况下,光于琅琊乡中准备,便即准备了两日。
两日后,曹嵩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下邳而来。
不过,百十多辆大车“满满当当”,慢慢悠悠的行进速度,莫说两日,能在曹操继任之礼前赶到下邳,就算不错!
于是,曹嵩的“磨叽”,便也给了欲“害”他的陶应、张?以时机。
在“地方”上,确实认识一些“黑恶势力”的张?,集结了一批亡命之徒,同陶应伏于了琅琊至下邳的路上。
曹嵩率家小在曹昂的回护之下,行到华、费间,正逢大雨,于是一众人往投路边一座古寺歇宿。
寺僧接入,曹德、曹昂帮忙安顿家小。
然而正在众人于两廊之下,打理被雨水打湿的衣装时,陶应、张?却似从天而降一般,引着上百恶徒现于寺中,陶应由众贼中跳出,举刀大呼曰:“吾乃已故徐州刺史陶恭祖之子,如今只欲为吾父报仇,来取曹嵩老儿之头,怕死的就快跑,不怕死的来与我试刀!”
此时,风雨未息,在场的曹家人虽是未听清楚陶应全部言语,但已知陶应之意,纷纷就身边取得刀、棍等武器,以抗众贼。
陶应见曹家人软硬不吃,便引众贼杀奔曹嵩。
曹德、曹昂急忙提剑上前来护曹嵩,曹德就被猛冲向前的张?,用手中短戟搠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