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平稳过渡(1/2)
王成离开徐州的那日,离开的还有两人――就是王成未见的陶应、张?。
原来,陶谦下葬之后,已然感觉“昔日徐州不再”的张?,将还在堕泪的陶应拉至私密处,与其道:“而今徐州,陈氏家族及曹豹等军方上的一些人已为王成及曹操所用,朝廷又有旨意在的情况下,徐州已无你我立足之地。然而,在老刺史之死与王成、曹操有莫大干系的情况下,我又是不甘心!为此,我想偷出徐州牌印,然后带着你去投广陵太守边让;其与你父甚厚,必然收留。而后,我们再从长计议!不知公子可是愿去?”
注:这里所提的“广陵太守边让”和前面一直提的“广陵太守张超”并不冲突,只因张超所在广陵乃于兖州,陈留的边上;边让所在广陵乃于江苏淮阴地区,靠海的一个边郡,其内有较大的一个海港――广陵港。
陶应闻言,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也只好这么办,一会我便去与大哥商量!”
不提陶商还好,一提陶商,张?恨的牙根都痒痒,怒道:“你大哥的脑子已经坏掉了,不欲为主也就算了,竟是反帮外人,甘愿为奴!叫上他去,必不得好!”
陶应闻言,诺诺无语。
于是,接下来对刺史府可谓了如指掌的张?盗出了徐州牌印,与陶应一人一骑出下邳东城,往淮阴以东的广陵而去。
失了牌印的曹操蹙眉愠怒,但却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牌印没了,再造新的,正所谓新人新气象!”
于是,程昱便找城中匠人,去重雕徐州牌印。
……
徐州大事已定,王成心无旁骛、归心似箭,只欲回家。
紧赶慢赶之下,十日后便到京城,过东门时,却是被早已“守株待兔”久已的王凌(王凌下旨完毕,曹操答应领徐州事后,便即回京,来复朝廷之命了,所以此时方能来接王成。)和王子服接着,请去司徒府,来见王允。
见得王允,王成施礼后,未及说话,王允便开怀道:“成小子,这回又教你办成了一件惊天的大事!”
王成谦虚的道:“全赖义父的支持!”
继而,王允又是有些忧伤的叹口气道:“只是可惜了陶恭祖,他多少也算是个忠重之臣!”
王成此时已然有了“一不做二不休”的魄力和强硬之心,对于自己做的每件事都不会后悔。为此,辩解道:“可惜不识时务,空长了一些年岁!”
继而,王成感觉这话可能会伤及王允,便又急道:“义父,我不是说您!”
王允闻言,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万古不变的道理,看来现下已是我们这帮老骨头交权的时机了;若是再于茅坑里占下去,估计就都要被你们这帮后起之秀拍死在沙滩上了!”
王成闻言,觉得王允这话说的有趣又有理,便即笑道:“义父老当益壮,成儿还需您多多发挥,全力支撑几年呢!”
王允闻言,又是笑着摆了摆手,道:“别在这里给我戴高帽,一路奔波,下去休息吧!知你想家,且今年你我父子比往年加起来见得都多,我就不多留你了,住了今晚,明天你便回长安去吧!”
王成闻言,点了点头,为王凌、王子服所引,往客房而去。
路上,王成问王凌道:“义妹和妹夫,还没有消息吗?”
王凌回过脸来,摇头与王成道:“没有!叔父大人也是常常思念他们!”
王成无语,复又低头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