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平原枪声(1/2)
公元195年三月中旬,那场席卷整个北半球的寒流所带来的高寒和积雪终于退去。于是,再没有什么事物可以阻挡袁绍完成河北的“统一”了!
邺城议事厅内,沮授谏袁绍道:“主公,而今冰雪消融,我们当速速引兵往平原,再与曹操死战,夺下平原!”
袁绍闻言,说“好!”。
许攸则是上前问沮授道:“沮公,但不知前者两次三番我们都要为阻天下人言,找理由与战。而今,却为何不找了?”
沮授有些轻蔑的笑道:“我们来来回回的与曹操打了个七七八八,互有损伤。而今,莫说天下人,就是我们两家也不知到底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所以,既然如今事情的对错已然不明,索性便打下去。在没有公义,只有私仇的情况下,所谓的理由便也苍白了!最后,谁将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历史便会倾向谁说话,天下人亦是如此!”
许攸闻得沮授的“霸道”理论,一愣,实在想不到沮授这老头的铁腕竟是如此之狠。
田丰闻言,亦是言道:“对,还请主公速速发兵,莫给曹操翻身的机会!”
于是,亦有早早消灭曹操、以除“后患”之感的袁绍,速整十万冀州精锐、备钱粮及攻城器械无数,往攻平原。
此时,袁绍确已没有过多的理由,只是要与其曾经“最亲密的战友”曹操决一死战。
按着以往惯例,袁绍继续教三子袁尚坐镇邺城,逢纪、审配辅之;教长子袁谭、次子袁熙领各自臣将为先,与其出征。
然而,袁熙因着前者于平原吃的“大亏”,畏惧不敢前去,怕再被曹操逮着,便没活命。于是,袁熙假托染了风疾,往袁绍处告假。
袁绍闻言,自知袁熙必是贪生怕死。于是,一怒之下,将袁熙赶回了老家南皮“养病”,打算誓死不再见这个窝囊的儿子!
迅速丢去了二儿子“怯战”的怒火,袁绍整军发往平原。
独自作为先锋的长子袁谭,甚为开心。因为在其“继承父业”的道路上,袁熙已经彻底无法构成“威胁”。为此,袁谭打算在平原大干一场,为自己将来“超越父亲”,踏下坚实的一步。
然而,“曹小强”一旦爆发后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面对袁绍的大军,曹操竟是在“小城”平原死死的守住了三个月而不倒。可要想到,纵如王成,当日在“大城”北平帮公孙瓒守城,也才只不过坚持了不到一个月。
进入七月中旬,王成回到长安的消息传至河北,正与曹操苦战的袁绍同许攸、沮授、田丰等谋士计议道:“现王成已然东归,听闻我与曹操战于平原,其必不肯袖手旁观,但不知众位现下有何计,可速速取下平原,以免王成到来,节外生枝!”
沮授闻言,想了想,说道:“主公,现下只好教高干(袁绍外甥)将军引北平精锐来平原助战,以期速取平原了!”
本以为仅凭冀州的力量便可取下平原的袁绍闻言,皱了皱眉,说道:“好吧!也仅好如此了!”
沮授见袁绍略显无奈,便附到袁绍耳边,轻声道:“主公,我们当先写一封书信回邺城给三公子,教他引逢纪、审配如此如此…然后,再教高干将军引北平军当先投往邺城,去做一番准备…继而再来平原与我们会合,则大事可成矣!”
袁绍闻言,哈哈大笑,急发书回邺城给袁熙、往北平给高干,教其二人依沮授之计行之。
见沮授一番言语将个愁眉不展的袁绍说的眉开眼笑,许攸不明就里,十分想知道沮授所说何计,但碍于情面,却又不好直问,只能郁闷的看着。
田丰见状,则是心下释然,知道沮授必然又行妙计,看来己方势力是不用太早与王成“再次”为敌了!
且先放下袁绍一边依沮授之计行事,一边继续攻打平原;单说王成七月初赶往平原,五日之后便先到得洛阳。
到得洛阳之后,王成丢弃繁文缛节,没去见帝、后,而是直接投往司徒府找王允。
见得王成,老头王允又是激动的热泪盈眶,王凌和王子服则是开心的像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