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借壳上市(2/2)
张燕闻问,回道:“这话怎么讲?”
右贤王解释道:“而今,兄长以近乎一比一的兵数之比取下晋阳,已属奇迹。若要继续向南,则至少要留一万人在晋阳守城,去除留守雁门的五千人和战损的五千多人,满打满算,兄长最多能带三万人去上党。就算张扬无能,但其守把州府的,怎么也有**万人,加上由晋阳逃去的败卒,应该可凑十万兵。敌三倍于我的情况下,对阵取胜尚且是难事,更何况还要攻城呢?为此,兄长不觉自己有些着急了吗?”
张燕闻言,一愣,不想右贤王竟会给自己泼冷水,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张扬纵有十万人怎么了?我仍视其为草芥!贤弟只看我带一万人去取上党!”
右贤王闻言,脸上恢复严肃的说道:“我于中原文化可谓精通,但围棋却始终下不好,每每与文姬(蔡文姬)对弈,皆是惨败!我问文姬何故,文姬与我道,下棋最重布局,好的开局等于胜了一半,我中盘对弈尚可,但布局略显草率,所以中盘下的再好,也会给收官留下麻烦!”
张燕听到这里,嘟囔道:“打仗就是打仗,何故听个娘们的话,下什么围棋!”
右贤王闻得“娘们”之言,脸色忽然一沉,怒视张燕。
张燕见状,知道自己不小心又把嘴放到了“马蹄子”上,急忙补救道:“贤弟,我的意思是打仗就是打仗,下的哪门子棋啊!”
右贤王平静了一下,顿了顿道:“兄长,战局如棋,我们须得好好经营,方有胜算。而今所得的大好局面,正是出自于我们的细心。若是稍有成绩,便随意挥霍,那岂不就浪费了我们开始时的一番苦心!为此,一旦贸然往征上党,受挫不利,教张扬反扑回来,那现下兄长所得的晋阳和雁门,便只能成为过眼烟云了。而黑山军一旦再次受到重创,是否还能起死回生,便不可知了!”
张燕闻得右贤王有些危言耸听的话,吃了一惊,有些被唬住的说道:“那要不现下贤弟便引你族大军助我,待取下中原之后,你我平分江山!”
右贤王闻言,哈哈一笑,说道:“你们中原人虽然窝里斗的厉害,但一有外敌侵入的情况下,便会空前团结。而今,去年一场李郭之乱,天下诸侯云集响应。若是我们鲜卑现下便即出兵,助你取下并州,那么我想与并州一河之隔的汉朝皇帝,便又要‘迁都’了!那时,诸侯们也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在你们中原尚未彻底大乱之前,没有万分的把握,我还是不来触这个霉头为妙。这也正是我现下完全用你们黑山军来取晋阳的原因!”
张燕闻言,听得有些云里雾里,问道:“贤弟什么意思?”
右贤王解释道:“你们中原人很怪,做什么事都讲究个出身。普通的儿子想要继承老子的遗产还不行,必须还得是大老婆生的第一个孩子(嫡长子,用“外国人”的话来解释,比较繁琐!),就别提想要做一方的霸主了!所以我鲜卑大军若是想据并州虽然容易,但占得之后,要通过几世的纷争,方能将其据为己有,我是看不见了。为此,我便要找个中原人的亲儿子来帮忙!虽然你们黑山军在中原人的眼中是贼,但好歹你们流着一样的血。如果你据得并州,只能算是叛乱,而非入侵。故即便有诸侯来征,也不会是天下响应。尤其我通过前者汝南的情况发现,即便如刘辟这样将汉朝天下闹了个‘大不堪’的黄巾贼,仍能得到汉朝皇帝的原谅,成为汝南的地主人王。为此,现在你得晋阳以后,所要着急的不是如何占领整个并州,而是如何将自己黑山贼的名声正过来!一旦你得到了汉朝皇帝和天下诸侯的认可,那么你于将来中原大乱之时,再取并州、甚至是整个中原,便也无人会去管了!到时,我再将鲜卑铁骑混入你的军中,南下中原。即便有人知悉其中的内幕,顶多也就有闲话之人说说你所谓卖国求荣的闲话,或是有超前意识的人会认为你张燕有能力,竟是能驱策得了我鲜卑军助你。所以到时,一旦中原人将我这外族入侵放到一边,那我想得中原便就简单了!”右贤王一番“借壳上市”之言着实精彩,若是此人活得到今天,其必可和“股神巴菲特”齐名!
张燕闻得右贤王一番长篇大论,实是有些汗颜。对于右贤王最后那句类似于“我的中原”,而非“你的中原”的见解,张燕一时有些难以接受,在右贤王面前,脸色竟然少有的露出几分不好看。
右贤王见状,猜到了张燕的想法。于是,右贤王上前用鲜卑族的兄弟之礼抱了抱张燕的肩,安抚道:“兄长,取下中原之后,皇帝仍然是你当,只是以后多给我们鲜卑一些‘便利’就好了!”右贤王很聪明,只说要“便利”,没说具体要什么。但到时,谁又敢保证右贤王不过只是给张燕留个“皇帝”的称呼,而那份“便利”不是“天下”呢?
张燕闻言,倒是非常讲义气的说道:“说了平分就是平分,你予我半壁江山就是了!”
右贤王闻言,对张燕的“天真”报以了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