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效卫仿霍(1/2)
出征西域之前,不但身为主帅,同时兼任丈夫、父亲的王成将家事也做了一一的安排。
想随同王成一起出征的雍州主母、征西大将军夫人马云禄,被王成劝留了下来,照顾雍州世子王式。
同时,王成训导将及五周岁的王式一定要用心读书,要听老师徐荣的话,多向比他大不了多少的诸葛均学习,也去读读“八股文”一般的《梁父吟》,说不定将来能比诸葛亮有“出息”!
而后,王成又叮嘱徐荣,让徐荣一定要严厉教导王式和诸葛均,他们可算是雍州未来的希望。
面对着将“未来”交托于自己手中的王成,徐荣含泪响应,誓死要把王式和诸葛均培育成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虽然吕布要作为先锋,随王成出征,但王成却未再似“从前”一样,将体弱多病的貂蝉发回洛阳,去给王允照顾,而是将“义妹”貂蝉从?坞移至长安,安置在刺史府中,让“小嫂子”马云禄代为照顾。
此外,因诸葛亮、黄月盈夫妻也住于刺史府的内宅之中,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马云禄、貂蝉、黄月盈三个“才女”走动频繁,互称“姐妹”,颇为投机。在“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情况下,使基本走空了男人的刺史府内宅,“热闹”更比从前!
做好了一切安排之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王成终算安了心。于是,计划准备已久的西征终于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公元一九四年七月初一,是长安太守钟繇帮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王成选定出征西域的黄道。
大军西征即要出发,王成于长安西门外集结两万远征军誓师。
闻知此事,长安城万人空巷,皆聚西城,看王成所辖的“天兵威武”。
见四下观者不下百万,骑于的卢马上的王成心中无比悸动,从少帝所赐的帝舆中,“请”出天子剑(王成怕人“闲话”,未乘少帝所赐舆车,未穿少帝所赐锦袍,而是将剑、袍奉于车上,随军出征。),高举空中,立于远征军队前,大声念出早已背熟的简短檄文(钟繇所作)。
王成声音甫出,在场百万之众有感于势,便即鸦雀无声。
“汉征西将军陈仓侯领雍州刺史王成拜上,今受我大汉皇帝命,执天子剑,驾兵百万;擎三尺青锋,驽战将千员,往征西域。效先汉卫大将军青之壮举,仿霍大将军去病之宏图,平西疆之叛乱,安国土之边殇。于此上祷天地,下告黎民,祈上苍佑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望军将助我平贼安邦,早日凯旋。誓师及此,不复多言。只望归来之日,万民安康,与我共同,再祭天上!”
将拗口的檄文背完,万民呼号,喊声雷动,振奋人心。
而后,答礼官将写有檄文的三尺黄绫烧绝,两万大汉精骑便在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向西北进发!
王成引众西行一月之后,到得武威――进到西域之前,最大的一座中原关城,凉州治所所在。
王成实在没有想到及近武威城三十里,竟然有近十万军民相迎,为首者韩遂、马超。
看着近一年没见、还未及四十的韩遂又老了许多,王成又有了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尤其看着韩遂左臂至腰间那段被凛冽西风吹得“呼哒呼哒”乱摆的空袖管,王成的心内不禁又添了几分悲伤。
倒是看着陪在韩遂身旁的马超时,王成少了几分应有的“亲近”,多了几分“惊讶”!
见了韩遂、马超,王成首先下马给韩遂行了叩拜大礼。
待韩遂将王成扶起,马超上来叫着“成兄”(马超比王成懂“礼貌”,马云禄嫁给王成之后,马超还是叫王成为“成兄”,未似王成唤吕布一般,改为“妹夫”!),给王成见礼的时候,王成“惊讶”未减的问道:“孟起,你不在西平戍边,来这里何干?”
马超立回道:“成兄,我于西平听闻你要西征,当时便想提兵往长安去会你。后来一想,即算你轻装西出,也必过武威,故便提前带着五千西凉骑兵来三叔这里迎你了!”
王成闻言,有些莫名的感动,但对于马超的“热情”,王成又不知道该如何与其“解释”,沉默了一会,方才说道:“孟起,此次西征,人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一旦出了玉门关(汉朝西部边塞),部队再行补给,就势比登天。一人吃饭,就要有十人在后方供应,实是劳民。故我虽只带了两万轻骑,仍是嫌多。贤弟若要再带五千人去,却又不知要教多少百姓家里受苦。所以贤弟的心我领了,兵你还是带回西平去,以防不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