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何进死后(上)(2/2)
闻得诸葛亮对整个何进遇刺事件两个不同版本的简要叙述后,王成唉声,叹了口气,说道:“没想到这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诸葛亮闻言,一皱眉,惊讶的问道:“主公,刺杀这事您早就知道?”
王成点了点头,说道:“算是知道吧!”
诸葛亮有些恼了,说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算是知道?”
王成看了看很少起急的诸葛亮,说道:“那就是知道!”
诸葛亮闻言,埋怨道:“知道的话,您不早说!”
王成闻言,叹道:“早说的话,有什么办法?我自辽东初入中原,若非得遇刘辟贤弟,实无今天的王成。不过,刘辟贤弟却从未因当年对我施恩之事,要我做过什么。张嫣儿欲要刺杀皇帝与何进之事,当初我便知道。李郭之乱期间,刘辟又曾提醒过我。为此,洛阳城破,李郭二贼授首之后,我才叫你写了封信给义父,请其劝皇帝与何进速速归京。你当时问我写信的缘由,我敷衍了事,并未以实情相告。其实这事不光你不知道,就算跟我跟的最久,对我可算知根知底的公台也不知道。我不与你和公台说,只因你俩的圣贤书读得太多,心中只有主公和天下。公台曾经为了一块破石头(传国玉玺),教薛兰伤了好多无辜的性命。你和周瑜虽推为知己,却也是面和心不和。我若将张嫣儿之事说与你和公台知道,想来以大局为重的你俩,绝对不会帮着张嫣儿去杀皇帝与何进,肯定是想办法去阻止张嫣儿的。这样一来,势必得罪刘辟。可能你们觉得刘辟是一个蜗于汝南的小小黄巾贼首,得不得罪无所谓。但是我知道,刘辟是真拿我当朋友的。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年代,想有个真心待你的朋友实是不易。为此,我不想让本来就少的朋友又没一个。对于你和公台还有很多人把主公放第一,朋友放第二的做法,我实在无法接受。”
诸葛亮闻言,虽然听得有些雾水,但还是大概听明白了,于是沉默了一会之后,说道:“主公,还是公台先生那句老话,您心重,手不黑!”
闻言,王成想了想身为刘备的李伦和自己留在三国的初衷,说道:“心重不一定非要手黑的!就像我从没想过要当什么大官,但现在赶鸭子上架,我还是做到了州牧这一级!”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主公,事已然是这个事了,我们便不再过多计较了。您现在就给我细细讲讲,您和刘辟的事吧,也好有个应对当下局面的法子!”
事已至此,刘辟张嫣儿的事已然没有必要再隐瞒了。于是,王成便一股脑的和盘托出。
诸葛亮听罢,皱了皱眉,说道:“主公,真是没想到啊!您和汝南的黄巾军还有这么多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而今刺杀何进这事既然是与汝南脱不开干系,那您就要与刘辟暂时划出一条界线。不然把何进之死这件事和您这雍州新贵联系在一起,那您以往在天下人心中建立起的为国为民形象,便要改为阴谋篡国了!”
闻言,王成想起刘辟当时处处谨慎小心,与自己划清界限的举动,实是于自己的位置考虑的!为此,王成不禁又对刘辟生出一丝感激来!
且说何进死后,于京城之中主事的王允也很快得到两个版本的消息。听过那更似传奇一般的“**”故事后,王允联想到王成前者急急要他请陛下还京和问其何进是否去**的事,心头不由得滑过一道阴影,心知此事与义子王成似有很大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