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何进死后(下)(1/2)
九月中旬,少帝、何后、百官返归洛阳。
原本由外戚何进一手把持的军政大权交还给已然成年、可以亲政的少帝,只是少帝“拄拐棍”拄习惯了,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为此,何后理所当然的垂帘听政。只是不知此时何后是否还能想起当年“再起争端”(第二部)时,其劝董太后不要干涉朝政的一番话!
当然,何后毕竟是“女人”。为此,她也给自己找了两根拐棍,政事不决问王允,军务不明问杨奉(杨奉虽然能力有限,但因此次李郭之乱中,对朝廷表现出的忠心,晋封骠骑将军,总领京城禁军。)。
经过如此安排,自东汉中期开始,便由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的朝政,终于回归到皇帝手中。只是不知这是东汉再次“光武中兴”的前奏,还是彻底崩溃前的“回光返照”。
虽然汉末的朝廷已无什么实权,但朝廷终归是天下权柄的象征。虽然“大将军何进之死”很快将“王成入主雍州”取代,成为百姓柴余饭后的第一谈资。但诸侯对何进之死和朝廷权力变动的反应却是过于平淡,基本上是没什么反应。为此,竟是给人一种“天下即将太平”的假象,只是不知这是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对于何进之死像“屁”一样,被诸侯轻描淡写,并未引起什么骚乱。王成感到十分庆幸,也有些后悔。王成后悔,早知道何进的死会这么简单,那当初他就该帮着蹇硕除掉何进。然而若真似王成所想,何进死,而蹇硕生,天下又该是怎样一番光景呢?无人能够知晓!
诸葛亮也是没有想到,何进竟然就是这么“轻轻的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尘埃”的死了。为此,诸葛亮只能自嘲的笑了笑,叹了一句,“看来我是多虑了!”。
何进死后不久,荀攸从京城而来。
“公远此来何干,可是京中又出了什么变故?”引荀攸入得雍州刺史府花厅坐定之后,王成急急相问。
荀攸闻问,笑答:“君侯莫慌,公远此来只是讨口饭吃罢了!”
王成闻言,有些没大理解荀攸的意思,便即复道:“讨饭?”
荀攸闻言,哈哈大笑的说道:“何进死了,我这大将军府的主薄便算自动下岗了,所以方才来您这里讨些事做,以便糊口!”
闻言,王成方才想起,荀攸是大将军府主薄这档子事。大悟之后,王成忽然又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
荀攸见状,笑问道:“怎么?君侯不肯收留公远吗?那我可这就去平原,投奔孟德和我的小叔叔(荀?)了!”
闻言,王成急忙从沉默中醒转过来,照实说道:“我只是想,你在京城与我义父好歹有个照应。他有事时,可以找你商量商量。此外,何进一死,义父肩上的担子便更重了,我真怕老头应接不暇,累个好歹的!”
荀攸闻言,继续笑说道:“你们父子虽无血缘,但却亲密十足。我此来雍州,是司徒大人特意找的我。司徒大人说,现在的雍州要比朝廷事多,君侯管的事也要比他多。为此,我若留在京城,反倒清闲无用了!”
闻言,王成点了点头,有些感动,没想到他惦念王允的同时,王允也惦念着他!于是,王成说道:“朝廷那边也不消停,你就是留下,也肯定是闲不住的!”
荀攸闻言,呵呵呵的自嘲道:“君侯莫要这么说,这两年我算是真的闲下了!”
闻言,王成问道:“此话怎讲?”
荀攸答道:“君侯可还记得当年我欲随您往天水,您却教我留在何进身边,以应各种不测之事吧?”
闻得荀攸的反问,王成点了点头。
荀攸继续说道:“然而这两年之中,何进却不再对我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是懒得理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