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胜利在望(1/2)
书接上文,马超领四万西平军同徐荣及三万武关守军返归武关,早闻战报的武关留守主将赵岑自缚之后,引武关上下民众出迎马超。
离开了长安,再见不到董家人的马超,不再心烦。恢复冷静的马超,亲自给赵岑去了缚,代我接收了武关。
武关降后,徐荣果不食言,回家“闭门思过”。无心“政事”的马超将归降后的武关全权托付给赵岑,他自己则是每日训演兵阵,以期不久的将来,与董卓决战!
为此,“敲山震虎”一役,最大的受益者变成了赵岑,使其由副将转了“正”!
当然,这么说也不太对。毕竟自从马超的四万西平军抵达武关之后,与武关相距不足百里之遥的宛城“震动”。仅有四万宛城守军的张济被四万西平军和倒戈的三万武关守军吓得不轻,整天心神恍惚。若是不是张济手下的“毒士”贾诩(三国时期,智谋才干皆不逊于诸葛亮郭嘉等人的又一重量级谋士登场。只因贾文和一生设计皆是狠辣无比,为此得了一个“毒士”之名,褒贬各半!)教其“冷静冷静再冷静”、“放心放心再放心”,估计张济就要心脏病发作,一命呜呼了!
在诸葛亮精心的设计之下,潼关宛城已无“联众”的可能。在宛城的张济被马超屯于武关的四万大军慑住心神之后,雍州局势最后的走向便仅看潼关的李?、郭汜了。
然而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李?、郭汜却是没音了。也许不是他们不想发言,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发言了!
面对如此大好的局面,我有些洋洋得意,决定向董卓发动“圣诞节攻势”,在新年以前便即解决雍州归属的问题。
然而“老谋深算”的诸葛亮却也教我“冷静冷静再冷静”、“放心放心再放心”。现在我们属于“肚子里有粮,做事不慌张”的主,那些“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应该交由“吃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的董卓、张济、李?、郭汜去考虑,我们只需“以不变应万变”就行了!
在诸葛亮如此的“宽慰”之下,我彻底的放松下来。临近新年年关,我将散于雍州各地的众将聚于长安。我要乘着新春之际,先小小的庆祝一下。
公元192年的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在我两句“吃好喝好”“喝好吃好”的祝词之后,众将欢呼雀跃,于雍州刺史府的宴会厅内一起举杯,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举杯的时候,众人眼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来日,当公元193年――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雍州出现的那个崭新局面!
在一起举杯的“共同科目”完毕后,众人开始互敬。韩遂将我拉至一边,借机给我介绍樊稠认识。
我对小有名气的樊稠显现出极大的热忱,对于樊稠能“弃暗投明”,“协助”我军向胜利迈出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路,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