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闲话春秋(1/2)
听了程普精彩的“工作汇报”,我同诸葛亮及众将纷纷起身鼓掌,给予程普韩当鼓励和表扬。
诸葛亮并不吝惜溢美之词,大赞程普道:“老将军足智多谋,不怪成兄如此信任,果堪大用!想来不久的将来,成兄坐稳雍州之后,还要将更多重担压给老将军!”我亦随之附和。
程普急忙向我二人施礼道:“主公信任,程普敢不效命!”
程普军到之后,诸葛亮“抽兵长安”的计划便即更好实施,分兵变得游刃有余。为了继续发挥“老将”余热,诸葛亮教程普领西平新至之军留于北岸城,负责“看管”董卓。为了加强“实力”,诸葛亮令庞德留下,与韩当一起协助程普“守城”之外,还在我的四万五千追袭大军之中分出五千西平军给程普,教其似渭水南岸的陈宫一般,引着三万人开展工作。
而后,我们也是凑了个整,四万追袭大军加上六万凉州军一共十万人,绕过渭水,开往长安。让“一统雍凉”进入最后的**――雍南争夺战!
此时,“一统雍凉”的局势渐趋明朗,谦虚点说,我和董卓已经“分庭抗礼”;不谦虚的讲,则是“大局已定”。
说到这里,出于故事的严谨和对女性的尊重,我要将前时挖下的一个“坑”补上,再来说一下牛辅的夫人和两个小妾。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三个人物皆是“微不足道”,早已淡忘,不提也罢。但在下为人比较“磨叽”,如果不将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前后生死”尽详,便会觉得浑身不爽。为此,还请各位看官谅解,听我胡言几句,说不定这“小人物”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呢!
闲言不再多叙,废话不再多讲。单说当日牛辅的两个小妾,见得甘宁于自己二人的眼前捅死了牛辅,割去了牛辅的脑袋之后,过度的惊吓使二人精神和**上都受到了“重创”。自此,牛辅的两个小妾开始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变成了“性冷淡”。
之后,牛辅的两个小妾猛然觉悟,发现“小三”这份很有“钱途”的事业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于是,二人便即看破了红尘,结伴一起往骊山老母宫中出了家,过起了日夜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清苦日子。
而九月十五那日,往安定东城外大庙“求子”的牛夫人,不想“子”没求来,却把牛辅给求死了。回城之时,牛夫人见安定城已为凉州军所夺,又听闻自己的丈夫“英勇就义”,知道回城必也是死路一条。于是,牛夫人便即逃往长安,准备找父亲董卓给自己的丈夫牛辅报仇。
然而将及长安,陈宫又引天水军取了城池,没办法的牛夫人便只能往?乌去会合自己惨败而归的老爹。然而不想,?乌城又为我的大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进不得进,出不得出!
见此情景,牛夫人终于“顿悟”了,她终于明白,“自己原来是个扫帚星!走到哪里,哪里便要倒霉!”。于是,牛夫人失去了“生”的希望,准备去“屎”。
然而毕竟人家牛夫人也是官宦大家的女儿,故而寻死也要找个“好点”的地方。于是,牛夫人便迤逦往骊山之中而来。
到得骊山,只见古木森森,山岭葱葱、溪水潺潺、苔壁幽幽;静闻林间有蝉鸣,动则脚下落叶声。于是,牛夫人便觉此处青山,埋得下自己这副“忠骨”。所以牛夫人十分麻利的解下罗裙上的裤带(注意,是“十分麻利”!),挂在了一颗歪脖子树上,打了个结,便即打算了结此生。然而当真要往“鬼门关”去了之时,牛夫人却又柔肠百转,思绪万千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