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一夜筑城(2/2)
闻得梦梅居士之名,我未想起是哪号人物,诸葛亮因为整天学些“旁门左道”,知娄子伯乃是成名方士,故诸葛亮起身施礼,向娄子伯谦恭的说道:“沙土之地,筑垒不成,还请高士赐教良策!”我见诸葛亮“提醒“,亦连声附和。
娄子伯闻问,说道:“传闻君侯用兵如神,却岂不知天时乎?近日阴云布合,朔风大起,必然大冻。待夜中风起,驱兵士们运土泼水,比及天明,土城可就!”
闻言,我和诸葛亮恍然大悟,想及此法竟与去冬我们在襄平之时,“借”水成冰用以守备城池之法互通。只是忙乱之下,我们竟都未能想起。
于是,我和诸葛亮厚谢娄子伯,欲馈重金,娄子伯笑而不受,只是淡淡对我说道:“望君侯带甲雍州之后,能善待雍州子民,莫再教百姓们受董卓暴政之苦,便算子伯此次没有白来了!”说罢,娄子伯便即转身出帐。
望其背影,我与诸葛亮叹曰:“果然高士也!”
是夜,北风大作,我尽驱兵士担土泼水。因盛水器具有限,诸葛亮便教军士用头盔盛水浇之,随筑随冻,比及天明,沙水冻紧,土城筑起。
?乌城中的董卓闻报,大惊失色,疑我似传言之中所说,真的乃有神明相助。
我见果如娄子伯所说,“一夜筑城”,便命人将此法往渭水南岸的天水大营传去,教陈宫也用此法筑城守之。
放下陈宫那边如何筑城不提,单说北岸城筑起之后,我和诸葛亮开始商议如何往长安进兵。正于此时,好消息传来,程普韩当又引着两万五千西平军到得雍州界内。
待两日之后,我们将程普韩当的大军接入北岸城中之后,我迫不及待的问程普道:“西凉可是有事?”
程普向我施礼答道:“果如主公所料,董卓留了上万伏军于西凉,欲要取事。不过,已然被我和义公引军杀尽!”而后,程普便将前后之事与我说解了一番。
原来,前者董卓往雍州逃回之时,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和空间,不惜留下了大将华雄和三万雍州精锐。
华雄自被留下之后,亦是知道“九死一生”。不过,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华雄不但没有怨言,还心甘情愿。为了“出色”完成董卓赋予的“历史使命”,华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留了一万五千人搞“伏击”,分了一万五千人给自己的副将胡轸,教其往西凉后院放火。
胡轸受命之后,未有走远,就潜藏于临近西平的山中,等待时机。然而不想,我在“吃一堑长一智”的情况下,没有倾西平全军出动,追击董卓。而是留了五万重兵在西平,以防“埋伏”。为此,知道在西平放火乃是自投死路的胡轸便即换了个思路,向西急行,往羌汉边境上的金城而来。
自我走后,也是为了“出色”完成任务的程普,没有“坐待战机”,而是主动出击。四处撒下探马,找寻董卓“可能”留于西凉的雍州军踪迹。为此,胡轸未动之时藏得还好,一动之下,便即被程普发现。
通过敌人潜藏行迹的行军来看,程普猜出胡轸是要往袭金城,故程普引军提早往金城路上“埋伏”。
本是欲“悄悄的袭城,声张的不要”的胡轸,不想还未到得目的地金城,便于路上被程普和韩当所引的大军截住头尾。在巨大的劣势之下,胡轸的一万五千人被程普韩当所领的五万西平军“包了饺子”,“吃”得一个不剩!胡轸引军左冲右突,最后被程普插挑于铁脊蛇矛之下!
大胜之后,程普又谨慎的在西凉搜查了一遍,发觉再没董卓留下的“鼠辈”之后,方才安心的留了一半守军给马云禄庞柔,自己带着其余的两万五千人赶来雍州,与我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