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诱敌深入(上)(2/2)
第二天的沙场之上,敌我两军对圆,没有过多的废话,便即冲杀起来。马超深刻领会了我的意图,并把我的意图传达给了手下的每一个军士。五万西平骑兵都是誓死一搏的架势、舍我其谁的状态,一骑当千不敢说,以一当十是一点都不夸张的!为此,参战的十了多万雍州军竟然是未占到一点“人多势众”的便宜。最后,还是“无奈”的董卓当先鸣金收了兵。
回营之后,董卓懊恼的对李儒抱怨道:“没想到如此地步之下,马超小儿还有这么强的战心,竟让我军占不到一点便宜!”
李儒闻言,轻松的说道:“泰山大人,马超已成强弩之末,这种玩命的打法拼下去,不出十日,西平军便会支撑不住,不攻自溃的!彼时,我们反倒不用大老远的跑去西平收拾他了!”
董卓闻言,心中释然,点了点头,传谕各营,教将士们好好休息,准备来日再与马超决战!
白天的战斗中,西平军打得漂亮,提士气。在这种军心振奋的情况下,教将士们撤返西平,只要说明情况,解释清楚――我们这不是战败溃逃,而是战略转移,便不会引起将士们的恐慌,使胜势变败局。于是,我教马超通知各营于当晚撤军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各部曲将士们的思想工作。
在强大的政治动员下,军心相当稳定。虽然是撤退,但是将士们都带着胜利的喜悦。不过,却有一个问题让我十分头痛,那便是当日大战所产生的一千多名伤员。轻伤的还好说,若是带着重伤的一同上路,则必然会影响行军速度。一旦五万人被十八万人咬住了,那么估计到不了西平,我们就得全军覆没!为此,我为自己不计后果的与董卓打了一架,感到有些自责。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自己有时真的过于自我了,遇有问题皆是以自己为事件中心来解决问题,从来没考虑过别人的主观能动性。
得到大军即将于当晚战略撤返西平的消息后,所有不能登马上路的重伤员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不拖累全军,他们希望得一个“痛快”。面对这样的“请求”,我真的难以决策――带上他们,也许会死更多的人;留下他们,相信董卓绝对不会优待俘虏,肯定不能让他们死“痛快”了。于是,我只能忍痛割爱,下了一个痛苦的决定!
是夜,当我们将“自裁”了的重伤员们埋葬之后,我向那三百名自我牺牲的勇士跪了下来。我为自己在战场上只计算胜负的得失感到惭愧,我为自己将伤员们看成“拖累”害羞;我忽略了战争之中起决定因素是“人”,而非“木头”;我为自己忽视了“西北汉子”们的血性而无地自容;我向眼前的“英雄”们深深拜倒,赌咒发誓道:“我王成日后必以董卓之首来祭各位的英灵!”说罢,我又拜了三拜,起身上马,教大军撤返西平。
程普见我着急着就走,上前“提醒”的问我道:“主公,我们是否仿照在昌黎界上之时,将大营和辎重烧绝之后再走?”
我看了看程普,似是回答他的问题,也是通谕众将一般,狠狠的说道:“不用!这些就当先暂存在董卓手里,我早晚会拿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