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诱敌深入(下)(1/2)
阳光洒满大地,赶了一夜的路,我看着身边疲惫的将士们,似也被感染了一样,觉得有些累了!
天明时分,等着再次大战“三百回合”的董卓,不想等来的却是一座空空的西平大营,这让董卓又惊又喜。
惊喜之余,董卓和李儒都认为马超是已无心再战了。因为西平军竟然弃营而逃!连番的胜利冲昏了董卓的头脑,也让李儒懈怠下来。为此,董卓李儒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细节”!那就是坐落于西平大营所依山脚之下的那片“烈士墓”!
“烈士墓”是错落有致、井井有序的。给壮士们找个“安身之所”,不教他们暴尸荒野这个决定是我的临机处置,是出于对英雄们的敬慕,也是对死者的尊重。毕竟,雍州军是不会埋葬他们的!
然而诸葛亮若在的话,必然不会教我这么做。因为这很有可能被董卓李儒看出破绽,使一切布置前功尽弃。毕竟如果我军是仓惶到弃营而逃的地步,那便不会去用心挖那些新坟了!
不过还好,董卓李儒都已经放松到了不会注意这些“细节”的地步。并且,他们也没有即刻实施“痛打落水狗”的行动――追击西平军,而是往长安和安定去调攻城器械,准备进攻西平城。
在得知西平军已然撤返西平的消息后,诸葛亮感到十分满意。于是,诸葛亮教韩遂给董卓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韩遂首先恭喜董卓击退了马超;其次提到回返武威的道路既然已被打开,那么他韩遂便不宜再于雍州叨扰,该回家吃饭了!
董卓接信,哪肯放韩遂就走。给韩遂的回信中,董卓找了些诸如“臂伤未愈”的狗屁理由强留韩遂,并在李儒的提醒下,再次发书叮嘱自己的女婿牛辅――凉州军的粮草供给,最多不得超过三日!
董卓与韩遂一还一报的两封信过后,让董卓李儒对韩遂更为放心。从韩遂的心中,董卓李儒可以看出韩遂只是想回自己的老窝武威,而非要图他们雍州的安定!
再次安抚好韩遂之后,董卓已然看到了一统雍凉的希望――那就是攻下西平。为此,董卓的心情是相当迫切的。西平军撤退的骑兵日夜兼程,用了半个月才撤回西平;而董卓的十八万大军带着大包小裹,拥着攻城器械到达西平不过也才用了一个月!
当董卓的大军于西平城东门外扎下大营之后,一种肃杀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西平城。城中的小儿都知道要打仗了,不敢出外做戏!不过,好在马腾于西平实施“仁治”多年,让西平城内的百姓同襄平、北平的一样,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在董卓军刚至,进行决战前调整的三天里,我只教全城军民做好守城准备,而没采取“偷营”一类的扰敌战策。因为我现在的任务是稳稳的守住西平,而非消灭董卓的大军。
三日过后,董卓迫不及待的开始攻城。当我见到攻城部队中那一架架的登云车时,不觉有些眼晕。因为在“北平无奈”时,就是这些“破东西”让攻城变得十分简单,教公孙瓒的北平城不足十日,便被破了!
不过,还好我们早有准备,西平军一返回西平,黄月盈便从《黄石公机关图》中拿出了宝贝――霹雳车。
战国末期,黄月盈先祖黄石公效命于吕不韦,为其研发制造了登云车,使秦国的攻城部队如虎添翼,间接使秦国迅速统一六国。
然而嬴政当了千古一帝之后,大施暴政;二世亦是无道,天下复又大乱,一时四方义士聚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