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当局者迷(上)(1/2)
陈仓侯王成身死北平之事在天下传开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是袁绍。
新任北平太守高干当日接得工头的报信,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往工地上擒拿郝昭等一众工友。
然而高干派去的人却扑了个空,工地上的工人们早都跑没影了。于是,这令高干十分的懊恼。接着,没有办法的高干只能先将“我”的尸体收了。然后派了心腹之人带着我那把“陈仓侯”宝剑赶往南皮,给袁绍报信。
因为甘宁未待“我”身死北平的消息在北平城传开,便即南下散播消息了。所以袁绍在接到高干所送的“陈仓侯”宝剑以前,便即收到了“我”身死北平的消息。
收到消息,又看到了宝剑的袁绍,在南皮太守府内暴跳如雷,大骂道:“高干这头猪怎么会让这样的消息从北平传出来?”
袁绍身旁的许攸沉思了一会,向袁绍施礼道:“主公休恼,我看此事之中,似有蹊跷。”
袁绍闻言,看向许攸,皱眉问道:“什么蹊跷?”
许攸正色答道:“王成身死北平之事,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陇上机变之时来,我感觉这有些像王成为赚董卓,使雍州势力懈怠的诈死之计!”
袁绍闻言,有些震惊。不过,袁绍看了看手中的“陈仓侯“宝剑,又立刻说道:“诈死之计?那这计也用得太精妙了吧!连尸体都从北平挖了出来!”说罢,袁绍把宝剑摔在了地上。
许攸见状,一边俯身去拾地上的宝剑,一边说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王成真的死了。”
袁绍闻许攸这么一说,反倒自问道:“但是王成怎么会死呢?”
许攸说道:“如果北平的那具尸体真是王成,凶手必然是公孙瓒!”
袁绍闻言,讶道:“公孙瓒!?”
许攸肯定的说道:“对,公孙瓒!我们攻城之时,王成确实身在北平。然而城破之后,王成却没了下落。想来城破之前,公孙瓒**之际,是把王成一起带去了阴曹地府。”
袁绍闻言,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什么意思?”
许攸答道:“王成虽然出世未久,但是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堪称漂亮。为此,天下之人皆以其为神,朝廷更是以其为形象大使。这样的情况下,王成不光左右了朝廷,更是虏获了天下人的人心。一旦王成身死北平之事为人所知,主公便难逃杀人凶手的干系。主公欲得天下,必须先得民心。公孙瓒杀死王成之后,将此事嫁祸给主公,则主公便会得罪天下人,从而失却民心。民心一失,再想重新得回,势比登天还难。所以,如果王成身死北平,真正的凶手就是公孙瓒。”
袁绍闻言,皱眉道:“公孙老儿真是难缠,死了也不教我消停。子远,你可有计应之?”
许攸说道:“虽然王成死与不死的可能性都有,但既然害死朝廷重臣的屎盔子往咱们的头上扣过来了,那我们便编个故事给天下人听吧!”接着,许攸又给袁绍讲了一下接下来该如何如何做!
袁绍闻言,想了想,无奈的点了点头,按着许攸所说,开始行事。
首先,袁绍教高干在北平给“我”举行了一个相当隆重的葬礼。
接着,袁绍给天下人讲了个故事。说是前者,我去调解他袁绍与公孙瓒的分歧,不想公孙瓒丧心病狂,将我害死于北平城中。如今失踪多时的“我”终于被从北平太守府原址中挖了出来,使公孙瓒的罪行昭彰于天下。他袁绍已然为“我”进行了风光大葬,以表他袁绍对社稷之臣的敬佩之心,并希望天下人能够永远记住我。
而后,袁绍又发书朝廷,追忆了我们一起“剿灭阉患”的往事,将一切溢美之词加于我的身上,恳请朝廷将我列入当年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追加“荣誉称号”,发起“向王成学习”的全国性运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