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段?出山(1/2)
且说王允持着圣旨两处(皇甫规和张奂)“扑空”之后,到得武威,没有去寻段?,而是直接来到刺史府,找凉州刺史耿鄙。
此时,耿鄙已经接得灵帝圣旨,受命统领凉州六郡人马兵发西凉,剿贼平羌。旨意中,灵帝特别叮嘱耿鄙,要其重用“凉州三明”。
耿鄙接得圣旨之后,在心理上是有些排斥情绪的。因为“三明”虽然现在只有“一明”(段?)在武威,但“三明”在凉州的威望及业绩却要全面盖过他耿鄙这个刺史,尤其是在军中!
为此,极其想靠此次西凉之乱证明自己能力的耿鄙,却没想到小皇帝又把三个“老家伙”搬了出来。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想通过“三明老迈,不堪重用”这个理由将灵帝敷衍过去的耿鄙,却是错打了主意。
因为王允这个“三明”的推荐人,竟亲自作为朝廷的“观察员”,来到了武威。而且王允一到武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教耿鄙将段?召来。王允要代帝宣旨,令段?平羌。
段?很给面子,没有“卧病在床”,也没“寻徒远游”,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家中颐养天年。闻得刺史大人来召,段?即到。
见到大名鼎鼎的段?后,王允算是有了几分宽慰,毕竟“三明”是真不好找啊!王允向段?宣读了灵帝的旨意后,段?领旨谢恩,并且向作为特使的王允表达了决心,打算发挥老将余热,再次大干一场。
“老臣愿意作为前驱,进兵西凉,剿灭边章,扫平西羌!”
闻言之后,王允大喜,觉得自己给灵帝的建议总算是收到了一点成效,便即转头看向耿鄙,打算看看接下来耿鄙的行事。
清朝有位雍正皇帝,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雍正当皇帝当的并不十分“名正言顺”(雍州继位为帝一直是个“谜”!),官方和民间的说法和谣言有很多,所以雍正在登上帝位之后,成了一名比较“严格”(对手下的官员“狠”,对自己的兄弟手足更“狠”!)的皇帝。为此,在雍正朝当官是十分不易的。不过,有一个“草根”出身的官员在雍正朝当官,却当得风生水起,这个人便是李卫。
李卫作为一个“大字不识一筐”的市井小民,却在“严格”的雍正皇帝手下干得如鱼得水,这是为什么呢?我借用李卫做钦差往“某地”赈灾时,对当地官员说的一句话来解释,相信大家便能理解了!
“大家问我来这吃不能吃、喝不能喝,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很简单,赈灾!不过,不是我想赈灾,是陛下想赈灾。我是给陛下办事的,为此陛下高兴了,我才会高兴,我高兴了,你们这些人才会高兴;你们要是不尽心办好自己的事情,惹得陛下不高兴,怪到我的头上,那你们便都要跟着倒霉!我说得够明白了吗?”
多直接的大白话,拿到今天来说,肯定很多人会说李卫不够“含蓄”,但正是这句“实话”却让“某地”的赈灾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教官员们上下一心,把工作做得又好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