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凉州三明(上)(1/2)
且说在山上呆得过久,玉箩的思想已然被清苦的寺院生活所钝化,对于师傅(梨山老母)的教诲和命令已然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如今师傅让自己下山回家过年,玉箩便即听命,返回羌中。早几年便即死了羌王后的老羌王见自己的女儿回来,自然是高兴异常,同其兄龙先一起对玉箩嘘寒问暖,一家人其乐融融,准备过个“好年”。
然而未及“好年”来临,老羌王便离奇死于自己的“羊皮大帐”之中,本是要过年的羌中便即治起丧来。
看出其中“猫腻”的一位族中长老,便教还“傻呆呆”等着顺承王位的龙先快跑。龙先闻得这位长老之言,思前想后,参透其中的“猫腻”。想及自己的父亲必是被李文侯和北宫伯玉害死,二人为的便是夺取羌中大权。而今,若是自己再留羌中,必然被李北二贼所害。莫说继承不得王位,父亲的仇便也没人报了。于是,龙先便只能弃却父亲的尸身,同玉箩一起逃了出来。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龙先和玉箩在羌中辗转三月有余,方才到得羌汉边境,巧遇马腾的“残军”,一起来到中原。
被马腾“熊抱”之后的玉箩有些发呆,知道妹子被“欺负”了的龙先上前找马腾说理,未待龙先说话,马腾当先问龙先道:“如今已到得我中原境内,不知龙先贤弟和玉箩贤弟接下来有何打算?”
龙先闻言,答道:“吾二人现在为贼人所迫,弃家舍业,羌中算是已然回不去了。但在中原又无亲戚可投,不知马兄可否将我兄弟二人收入你的军中,做些铡草喂马的杂役!”
马腾闻言,正色说道:“龙先贤弟此话如何说起,若非你和玉箩贤弟引我等回至中原,想来现在我们已被困死羌中。所以二位贤弟实是对我等有救命之恩,若是二位贤弟肯赏脸留于我的军中,我怎能教二位贤弟做杂役,必是聘为上宾。然而现在羌汉战事又起,但恐有人说些闲话,还请二位贤弟留于军中之后,将羌服换下,尽量掩饰羌人身份。”
龙先闻言,说道:“这个简单,我家贤弟自幼便在你中原学艺,我也是自小便接受汉家文化教育,扮成汉人并非难事。”
诸事说定之后,马腾便即同龙先玉箩一起引着大军寻路折返西平。
然而未及西平,却是传来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自伶征的三万护羌大军覆灭之后,门户已经大开的西平再无什么抵抗之力。在李文侯和北宫伯玉的威逼利诱下,西平太守边章宣布独立。且边章在李文侯和北宫伯玉“帮助”下,在自己的族谱中竟是找到一位曾经当过“皇帝”的先人。而后,边章便以自己“皇族后裔”的身份自封为凉王,成为羌族在中原扶植起来的一个傀儡政权。
马腾在得知此消息过后,先是大骂了一顿边章的祖宗十八代,而后知道西平已难回去的马腾,便即就地扯起“抗(西)羌平(国)贼”的大旗,以“护羌校尉”的名义召集义军。
要说西北的人民大都还是有血性的,并没有全部趋于羌族的淫威,对于边章这等投敌卖国的行为皆是大为愤慨。有志的男儿们纷纷来投马腾,瞬间便教马腾的“残军”从五千扩编到五万;当地的百姓更是车拉肩扛的给义军送钱送粮,以充军饷。如此,马腾便迅速的由一名“代军长”升任为“军团长”!
好,说到这里,我们先放下马腾这边招兵买马,再说说朝廷这边。且说自闻金城失守;护羌校尉伶征的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西平边章自封凉王之后,刚刚年满十七岁,亲政才一年多的灵帝,在近侍蹇硕(蹇公您终于又出来了,我好想您啊!)、近臣王允(时任六品侍郎)的劝谏下,十分霸气的与满朝文武说了一个字:“打!”
闻听年轻的皇帝如此威势,文臣们人人振奋不已,武将们个个跃跃欲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