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焚书坑儒(2/2)
李斯便即说道:“徐市的奏章中明是说道,实则乃是说现下的时事。而今六国虽归我大秦一统,但是思想却未统一。普通民众只要吃饱穿暖,其实便会相安无事。但是对于思潮进步的读书人,我们却要深加提防。先前各国分立时出现的百家争鸣的状态仍存,我们若是让这股纷争的思潮继续下去,说不定这帮读书人便会将什么不利于陛下统治万民的思想传输给民众。故我们当定一利于教化国民的国术作为我朝的主流思想,同化万民,让他们齐聚于陛下的龙座之前。”
秦始皇闻言,觉得有理,点头称是,便问李斯道:“但不知爱卿可是想好将哪家的思想定为国术了?”
李斯答道:“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其实现今的诸子百家皆是由儒道演化而来,正如徐市奏章中所说的万物同源,现今的神佛皆是出自盘古和女娲一样。我们现在便将这最为博大精深的祖道定为国术,比之将那些旁门左道立为国术要强上百倍。”
秦始皇闻言,点了点头,不过却皱眉道:“读书人的脑袋皆有些顽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李斯闻言,说道:“陛下整合宇宙,统一华夏的功绩将史册常留。然为使六国真正统一为一国,我们必须将钱币、法律、度量衡等皆做统一。在这些需要统一的事情当中,最需统一的便是思想。既然为了统一六国,我们打了近二十年的仗,更是死了不知多少人。那么现下为了统一思想,再经历些血与火的洗礼,也是值得的!”
秦始皇闻言,沉默了一会,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李斯直道:“烧了百家之书,仅留儒教典籍;教学子们俱学儒术,但有不从者便即下狱,下狱之后,仍是顽固不化,便即坑杀!”
秦始皇闻言,皱了皱眉,说道:“史书皆是学子所写,你这么做恐遭后世之人唾骂,不如我将徐市招入朝中,教其负责此事。”
李斯闻言,说道:“概观有史以来,为陛下所做统一之事者,古今未有。而今陛下即使我华夏一族大统,便不能容留六国思想的存在。不然还是花六国的钱,用六国的法,我们也只不过是图了个统一的虚名而已。而今我欲做这焚书坑儒之事,后世之人不一定会骂我李斯,但却一定会对陛下加以攻击。而今看来陛下这千金之躯都不以此为然,我小小李斯又何必找个替罪羊呢?况观徐市文章,此人却也是个难得的人才,怎好让他代我受过呢?更兼若是为了此事,虽会遭得后世之人闲话,但是对于华夏的千秋一统,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么,那些所谓的虚名就更不用担心了!”
秦始皇闻言,哈哈大笑,抚李斯之背,说道:“我嬴政得你李斯辅佐,实乃我之幸也!”
李斯则动容的对秦始皇说道:“陛下错了,应该是李斯得事陛下,实乃我之幸也!”
而后,秦始皇李斯皆是沉默的对视了一会,一种亦君亦臣亦朋亦友的感情氛围在二人之间环绕。但凡见过配合如此默契的一对君臣过后,便会让你觉得,秦国能够统一天下不得不将大部分的功劳记在秦始皇和他背后的影子李斯身上!
且说说干就干,此番计议过后,李斯便即开始了历史上一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活动。而相信纵是我拿枪指着各位的脑袋,你们也绝不会相信秦始皇背了千年的“焚书坑儒”骂名,竟然是因为“死了两个小尼姑”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