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不介意中华再增几个民族(1/2)
黄兴、宋教仁等五人快浏览了一遍义勇军的教材,现这希望小组确实有不同的思想理念,但总体上也是主张变革的。五个人相互交流了几句,脸上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却多了几分好奇心,都想与希望小组畅谈一次。
“季豪,我明说了吧!”黄兴停止了讨论,看着蓝天蔚的眼睛,犹豫了一下,然后诚恳道:“我们成立了一个华兴会,志在‘驱除鞑虏,复兴中华’,这次来是想与义勇军结盟反清,你觉得他们七人会赞成吗?”
对黄兴他们成立‘华兴会’组织,蓝天蔚倒不怎么惊讶,因为自己如果不来义勇军,也有可能会组织或参加反清的组织。但在同周德祥的谈话中,他知道义勇军现阶段是低调展的时期,不会高举反清的大旗。按周德祥的说法是:在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前,盲目地反清只能为中华带来动荡不安,为列强所利用。所以当务之急是秘密展进步力量加入‘同盟’,展壮大组织,同时,简化文字,推广白话文,开展自然科学的教育,让中华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启民智,破除封建迷信,培植民主的思想基础。
“我想义勇军不会在现阶段提出反清。”蓝天蔚看了看有些失望的五位前战友,又道:“我建议你们可以先加入义勇军,等驱除了强敌后再图其它。不过我可以为你们引见一下,你们与希望小组亲自谈谈更好。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晚饭后会有一个欢迎留日学生加入义勇军的晚会,到时候我报告一下你们的情况,我想会后希望小组会见你们的,我们来的时候就享受了这样的待遇,你们也不会例外。”
义勇军讲究官兵平等,同吃一锅饭,黄兴等人在食堂倒是见到了希望小组的七位成员,但义勇军吃饭的时候是不允许说话的,黄兴等没有机会接近他们,便想饭后堵他们,但他们吃饭的度非常快,等黄兴他们吃罢饭时,他们早就不见了踪影。
晚上对日本回国人员的欢迎会将在七点的时候在军官培训队的室内训练场召开,但刚到六点15分钟的时候蓝天蔚就带着大家往那里赶。
蓝天蔚见新来的人都疑惑,便笑着解释道:“义勇军的人,特别是侦察中队和军官培训队的人都好相互比赛,训练的时候比,学习的时候比,内务也比,连吃饭都比快。”
新来的人一听蓝天蔚这么介绍,都想起了义勇军刚才吃饭的情形,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蓝天蔚很配合地停下了话语,等大家笑完了,又道:“而他们最喜欢的比试就是唱歌!义勇军讲的是饭前一支歌,开会前也以歌镇场,于是,开会时各部队都会早早地来到会场,这样会前就成了赛歌会,非常热闹,也很有意思,咱们早点过去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军队唱歌是一项集娱乐、教育、提升士气和加强集体荣誉感的活动,而且它的功能是以士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产生效果,比课堂教育更容易让士兵们接受。所以希望小组在义勇军成立之初就在部队开展歌唱活动,像侦察中队和军官培训队都是第一批参加义勇军的人员,每个人都会唱七八军营歌曲。
当黄兴等走进训练场时,侦察中队、警卫排和军官培训队都早早的分坐在训练场的两端,中间隔着一个半米高、四米见方的平台,以排为单位相互拉歌。他们呐喊着要求对方唱歌,当对开始唱的时候,他们又会自己唱起来,企图用更洪亮的声音把对方的声音压下去,于是双方都用尽全身的气力呐喊。而满屋近三百人九个排捉对声嘶力竭地歌唱,其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黄兴等也都是年轻人,进入会场后,就感觉自己的热血上涌,有一种想附和呐喊的**。
屋内九个排的歌声此起彼伏,谁也压不住谁,旁听者只要有心还是辨别出他们各自唱的歌。陈天华就是这样的有心人,他很快就现这些歌都是与军营生活有关歌曲,涉及到打靶、行军、鼓舞士气、为国献身、保家卫国等等各个方面,他情不自禁的感叹义勇军领的用心和智慧。
“克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好像是在给义勇军的士兵灌输一种尚武精神和爱国的情怀,从而把官兵的心都凝聚在义勇军的旗帜上,这将是一支众志成城的军队!”陈天华伏在黄兴的耳边大声地感叹。
黄兴在嘈杂声中听明白了陈天华的感叹,也在陈天华的耳边大声道:“我现在知道季豪等三天归心义勇军的原因了!这希望小组确实有高人之处啊!”
热闹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七点,只听一声哨响,嘈杂的训练场一下肃静了下来,变得鸦雀无声,这种突然的变化也让黄兴等一下变得肃穆起来。紧接着他们就看见义勇军的7个领走上了中间的平台,7个人有6都比常人高大,站在半米高的平台上更是彰显出威武气势。
就在黄兴暗暗观察时,值班员按条例下达了起立、立正等一系列的命令,并完成了报告词,然后命令部队坐下。
“战友们!自17日至今我们增加了98名战友,这些战友都是留学日本的中华儿女,在祖国遭到侵略的时候,他们停止了自己的学业,从遥远的日本来参加我们义勇军的,与我们肩并肩战斗,这是他们强烈爱国心的体现……”
当张泽华致辞时,黄兴才看清了这个义勇军司令的模样。异常高大的身躯,虎背熊腰的体形,棱角分明的脸形,活脱脱一个西楚霸王的形象,联想起蓝天蔚描述的百步穿杨的绝技,黄兴心中禁不住暗暗喝彩。
张泽华的欢迎词很短,只简单地赞扬了一下留日学生的爱国精神,要求全体义勇军向参加义勇军的留日学生学习,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英勇杀敌的行动,然后就宣布晚会开始。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第一个节目是崔学明以弦子书的形式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重整河山待后生》原本是宋丽丽依样画葫芦按原版京韵大鼓的形式教给宋媛媛的,崔学明听后如获至宝,把《重整河山待后生》加在了《俄国侵华史》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里,获得了官兵们的追捧。
宋丽丽一了解才知道,弦子书后世也叫东北大鼓书,由来自京城旗人的‘子弟书’展来的,其表演形式与京韵大鼓类似,只是唱腔东北化罢了。
崔学明也不愧为弦子书的大师级人物,其演唱虽然没有原时空骆玉笙大师举重若轻的大气,但也唱得圆润自如、荡气回肠,把雪国耻不怕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义勇军的军官百听不恹,此刻的演唱又赚得阵阵喝彩声。
陈天华那知道这是原时空抗日的作品,还以为是义勇军特地为抗俄而创作的,于是在连连叫好的同时,向一旁警卫连的士兵询问是不是崔先生自己写的词曲。结果那个士兵给了他一个白眼,然后告诉他,义勇军的歌基本上都出自司令家的嫂子之手。像宋丽丽的跟班叫张泽华姐夫一样,警卫排的士兵都叫宋丽丽嫂子,只是没有新荷、新梅她们大器,只敢在背后叫,当面还是叫宋主任。
当从蓝天蔚的口中得知士兵口中的嫂子就是台上的宋主任时,陈天华惊愕无比。可接下来他们的下巴就没有合上过,因为,希望小组的7位成员把晚会当作了练歌房,一个接一个地登台表演节目,什么《中国人》、《我的中国心》、《大中国》、《龙的传人》等一系列爱国的歌曲一有板有眼地唱出来,陈天华也就只有掉下巴的份了。
当然最压台的要算为中华民族概念宣传的由宋丽丽演唱的《56个民族56朵花》,这个演唱还有宋丽丽的11个跟班身穿各族服装伴舞,惊艳得台下众生就没把双手放下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