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老毛子的撂荒耕种法(1/2)
这是第一次巴尔思不插手的侦察行动,在他看来,行动方案,应急预案可圈可点,行动上也有板有眼,只是这些菜鸟经验不足,注意力全部在农庄内,被一个外出归来的老毛子破坏了好事。不过曝露后,接下来应急预案的启动还是很及时,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而王耀武的神勇更是让他刮目相看。
巴尔思站在三百米外,看着冲进农庄的菜鸟们,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低头看了看手中绑着瞄准镜的恩菲尔德短步枪很是满意。他和赵震宇一样选择了恩菲尔德短步枪作为自己背上QBZ03式自动步枪的补充,这步枪射程远、精度也不错,绑上瞄准镜后作为阻击步枪正合适。刚才在320米的距离上,一枪就命中老毛子的后脑。
“报告参谋长,侦察小队侦察任务失败!根据应急预案,侦察小队的任务改为强行占领。现在农庄被侦察小队有效控制,侦察小队对农庄内3幢木屋、1座谷仓、2个牛马圈进行了搜查,在未发一枪的情况下,毙老毛子7人,缴获猎枪6支,另外发现中国帮工11人,其它物资正在统计中。报告人:小队长孟向前,请参谋长指示!”
“第一小组警戒,第二、三小组解散休整。”
十分钟后,巴尔思进入农庄时,侦察小队已经控制了局面,轮值小队长孟向前迎上来报告情况,巴尔思简单答复后走向正中的木屋走去,迎面几个中国人模样的男人从屋里搬出几具尸体,其中有两个是妇女,巴尔思不由得皱了皱眉。
孟向前一见巴尔思的神情忙说:“参谋长曾说老毛子在江东四十六屯烧杀我人民,还把他们赶往江心活活淹死,杀几个老毛子,不过是利息,何况这几个人发现了我们的行动,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影响,必须灭口……”
“好了,别再解释了!”见孟向前没完没了的用自己讲的历史知识解释滥杀的必要性,巴尔思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但你们一定要记住,在国内绝对不能这么做,不然军法不容。”巴尔思知道这帮小胡匪,骨子里都嗜血,便非常严肃地强调了一下纪律,以示警告。
孟向前摸摸自己的头,然后又嘻皮笑脸地说:“参谋长在明理课上说过,江北一直到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都是我国的领土,现在我们也是在国内,听参谋长刚才这么说,不会是要给我们执行军法吧?”
“你!你!你……”巴尔思被孟向前抓住了言词中的漏洞,几句话把他堵得连说了几个‘你’字,好一阵才回过神来:“你小子说得对,这里也是我们国家的领土地,我的话现在改为:对中国人不得这样,对外国人也得讲人道,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滥杀无辜。这次听明白了吗?”巴尔思发现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这一帮野人对他越来越佩服,但也了解到了他的随和性格,开始毫无顾忌地跟他开起了玩笑。
“明白!”孟向前立正挺胸大声回答,然后转向侦察员说道:“刚才参谋长说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滥杀老毛子。因此,你们想杀他们的时候,就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反抗,他们一反抗,你们就有杀他们的理由了。”
“唉哟!”彻底无语的巴尔思上前给了孟向前一脚,孟飞一边躲闪,一边做被踢中状。
巴尔思没有追赶,而是给这次行动定调:“你们不要以为顺利占领了农庄就可以得意忘形,怎么说这次任务也是失败了。刚才你们的轮值小队长,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一枪没放,你们是一枪没放,但我帮你们放的一枪必须按十倍记在你们的账上。你们必须好好总结这次任务失败的教训,争取今后不再犯重样的错误。对了,王耀武!”
“到!”王耀武连忙跑向前,直直地站在巴尔思面前,满脸举丧地等着巴尔思的批评。
巴尔思看了他一会,然后帮他调理了一下衣服,平和地说:“我在后面看到你开始一直做得很好,在你的指挥下,第三组行动有序,相互掩护做得都不错。只是你太紧张了,光照顾战友,忘了自己的身后。记住!棱形队形的最后一点不仅要注意战友的后侧情况,还要注意自己的身后情况。这样的小任务失败一次不是坏事,教训深刻对今后完成大任务有帮助,心里不要有什么负担。犯错误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犯错误后能够举一反三地总结反思,把失败的教训转化为下次任务的成功经验。”
巴尔思知道在这个时候对王耀武不能批评,只能鼓励、减压,不然留下阴影就没法再做侦察员这一行了:“你后面的应对行动没有受到自己出错的影响,而且表现得非常勇猛,这说明你的心里素质、能力和精神状态都不错,值得表扬。”
接下来巴尔思巡视了一番农庄,见谷仓里有30来吨小麦、50来吨玉米,还有充足的草料,马厩里有马32匹,都是高大的顿河**,牛棚里有奶牛28头,头头健硕,还有小分队不认识,没有统计的五台蒸汽拖拉机和蒸汽割草机、打捆机、抽水机、脱粒机等。
王耀武还给他找来了一堆银制的器皿和一个钱箱。钱箱里面有二两重金条12根,7698卢布,还有一些金银手饰,那堆银制的器皿足有十多公斤。从银制的器皿的年代来看,这家农庄的主人不仅是个大地主,还应该是个小贵族。
巴尔思21日带领侦察小队离开伊春后,边训练边侦察,于今天中午圆满完成了都鲁河金矿和观音山金厂和黑龙江北岸毕瞻河、奇穆尼河上游金矿的侦察任务。由于离原计划28日汇合的时间早了一天,原本想返回乌拉嘎河上游的巴尔思,看到这乌拉嘎河河口北岸孤零零的农庄,冒出一个考核侦察小队的念头。没想到这临时的念头竟然产生了如此丰厚的收获,这完全出乎巴尔思的意料之外,让他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巴尔思因此对老毛子的农庄产生了兴趣,立即又招来农庄的中国籍帮工询问附近农庄和村镇的情况。
帮工告诉他,这地方大部分是家庭式的小农庄,像这么大规模的农庄也就三二家,上游二十里地左右有一家比这大一些的农庄,农庄顾了十七八个山东人干活。俄国人种庄稼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是流动的,在一个地方开垦后,种上六七年,土地的肥力不足了就撂荒,然后再找块好地开垦,从来就不施肥。因此,俄国人的农庄无论大小都是孤零零的散落在各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