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帮手(1/2)
新一版的星月码头‘茶余饭后’出炉了。
在别人没事喝着茶聊着码头上的趣闻段子的时候,周海和胡大山已经将船划到了码头附近的海面上。
这是一条十多米长的小船,后面用绳子拉着一条近四米长的更小的船。外表看去,两条船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已经破旧的厉害。
随着起伏的海水,两条船,一大一小就这样随意的飘荡在海面上。
大点的船上,是两条船的主人。
“三叔,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没事了,阿海。”
胡大山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温暖的笑,脸上石雕一般的皱纹随着笑容也跟着密了几分。
“阿海,你什么时候来的?好久没见你了,个子又高了。”
他们也确实有很长时间没见了。
看着三叔黝黑满是褶皱的面容,一头被海风吹乱的灰白的头发,仅仅五十多岁出头的年纪老的却像六七十岁的人,联想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周海鼻子不禁一酸。
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就离开了月牙湾,可是每年的节假****基本都会来到月牙湾住在这里陪着爷爷,对于三叔的事情,他也知道不少。
记得小时候周海家还没搬走之前,那时候胡大山一家四口人出海捕鱼,凭借着胡大山过人的捕鱼经验,他们家境算得上殷实。后来又添了两个孙子,胡家三代同堂,可是村里都羡慕的幸福的家庭。
只是后来的事情出乎村里所有人的意料,老天似乎嫉妒这个幸福的家庭。
先是三婶因病去世,没过几年,儿子和儿媳妇在一次出海捕鱼的时候遇到台风就再也没有回来,撇下两个还年幼的孩子,还有这个一夜白发老了十岁的老人。
残酷的现实一下接一下的敲打在这个快要迈入知命之年的人。
本来作为一个渔民,再过上几年,五十多岁就是退休的年纪。
常年的海上劳作,繁重的捕鱼生活,会早早抽干他们的精力,五十多岁的人已经不适合这个行业。
只是为了那唯一的两个亲人,胡大山拒绝了村里的帮助,毅然带着悲痛,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上海里刨食。
为这世上仅剩下的两个亲人,他用双手硬生生的撑起了一片天空。
两条小船沿着海湾子漫无目的的飘着,一路上周海从三叔中气十足的平凡话语里,可以听出了现在捕鱼的艰难。
鱼少了,不好捕了。作为村里的捕鱼能手,在面对新的高科技捕鱼技术有些茫然无措,对于越来越少的鱼更是愁眉不展。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有些认不出了。
周海发现,每当提起自家的两个孙子的时候,三叔都会不由自主的微笑,脸上的皱纹剧烈的摩擦,不断的摩擦掉皱纹缝隙里经过岁月沉淀的灰尘,像是在和像命运争夺着时间,看样子就算阎王来收他,他也会从小鬼手里抢出几天的命。
“三叔,我来了快一个星期了,找过你几次,只是你都出去捕鱼去了,要么在睡觉,我就没打扰你。我妈让我给三叔你带的礼物还放在我那里呢!”
“恩,替我谢谢你妈,她可是一个好人。”
朴实无华的语言才最出自真心,想起了过往,胡大山他是由衷的称赞。
对于周海带来的礼物他是不拒绝的,他把周海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客气的话就有些见外了。
末了想起了什么,胡大山脸上的笑容稍显疲惫,但是却很温暖,解释道:“阿平阿安在过几个月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两个孩子花钱的地方不少,我想着趁这几个月容易捕鱼多捕一点,所以就不经常出门。”
周海在阿平阿安小的时候还抱过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正在上小学。怪不得去了几次胡大山家都没遇到,应该是加班捕鱼去了。
可惜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仅凭勤劳就能致富的年代,不再是一网下去就是满网的鱼,拼的是大船,高科技。
凭着胡大山丰富的经验,他们一家顶多是饿不着,没有好的捕鱼设备,根本别想生活多么宽松。
抬头看向海面,周海长吐一口气,似乎想要把心中无力和沉重全部一口吐掉。
眼看着堪比亲人的三叔生活的这样,那种无力看着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