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一枝花(1/2)
《盗经》开篇第一句话是:盗可道,非常道。偷可偷,非常偷。
不过,说起这盗贼,人人均咬牙切齿,恨不得剥其皮,吃其肉,天下哪里还会有人喜欢盗贼?
有的,还真的有例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地处偏僻的神农县马王坡,正是大饥荒时节,家家户户揭不开锅,为了生存,人们几乎启动了一切可行的智慧。
马王坡,住的人多姓马,说起来也有个典故,据说这里是东汉时期名将马援的驻兵所在,而且马王坡里住的人都是马援的后代,当地人尊马援为王,故这里叫做马王坡,马王坡的风景确实不错,青山绿水,悬崖峭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惜,现在的人已经没有心情去领略这样的人间仙景,他们每天都要上山摘野菜,剥树皮,采野果,打野兽,能果腹之物,他们都不会放过。
其实,山里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虽然也有不少野物可以充饥,但也有不少有毒物要人的命,尤其是那些猛兽,凶鸟,毒菇,毒蛇,毒草,毒藤,毒虫,毒……为此,已经有不少人死在这些东西之上,能吃的也吃了,能剥的也剥了,家家没有余粮,这样的日子应该怎么办?
这一天,正是中秋节,别指望现在还有什么月饼,也不指望有鱼有肉。不过,马王坡的一个小圩镇里却熙熙攘攘,虽然物质贫乏,但是人们有的却是时间,打发不完的时候,圩日也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好日子,趁圩看看这,看看哪,发现日子很快就过,肚里也好象没有那么饿。
当然,虽然物资贫乏,但圩市上也不乏卖各种各样山货的小贩,有从山上打下鸟来卖的,有的老太婆带着两三个鸡蛋出来卖的,有卖狗皮膏药的,……还有卖武杂耍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各种叫卖声吆喝声充斥着市场,使整个小圩充满了节日般的气氛,虽然贫困与饥饿,但现在,也似乎出现了一点难得的祥和。
不过,很快就有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种祥和的气氛,因为,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尖叫声,一个女人晚上叫鸡回笼的那种尖叫声:“啊!他,是他,那个,那个贼!”她的声音浑雄有力,穿透力十分强,晚上叫鸡回笼时可以声传十里,闻者心惊!正是闻名乡梓的悍妇单眼凤!
贼!在那个年头是一种十分恐怖的职业,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命丧黄泉,皆因当地民风纯朴而骠悍,深得马援遗传,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当时物质太贫乏了,让人偷了一点就会少一点,甚至被人偷了一点粮食就会让自己全家饿死!所以,凡是做贼的,倘一失手,不是被人打残就是被人打死,在这种年头去做贼的人,真是生了豹子胆!
所以,一时间,圩镇上人声鼎沸,吼声如雷:“谁!在哪里?”
单眼凤用手一指:“他,是他!”人们放眼看去,竟是一个样子并不出众的瘦老头!
不管是年老还是年幼,只要是贼,就是与人民为敌,只要是贼,就是好吃懒做的家伙,只要是贼,就是剥削人民劳动果实的敌人!一时间,几个年轻的青年怒不可遏,冲上去要找住这个老头,那老头见势不妙,迅速往圩外跑!
这不跑还好,他一跑,就象人遇上狼时的那种情景,人不跑,与狼对峙,狼不吃人,人一跑,立马遭秧!
当时,差不多整个圩的人都追了上来,没有娱乐的日子,去打死个人,或者看别人打死个贼,也不失为一种高级的娱乐,于是真正发怒追赶的,看热闹的,玩票的纷纷追了出来!
小圩镇并不大,很快就追出了这个集市,那老汉的步速极快,很快就与后面追的人拉开了一段距离,不想,周围的几条小村子的人看到圩里突然这么多人追了出来,而且还听到后面有人叫捉贼,竟也纷纷加入了追捕的行列,从四面八方向老人包围过来。
哗,那情景,真个慰为大观,上万人在追赶一个瘦老头,一时间,烟尘滚滚,吼声如雷,杀声震天,更有那提着锄头的,拿着宰猪刀的,持着扁担的,一个个气势如虹,那一个个眼睛喷出的火能把人烧死,那些喷出的唾沫星儿也能把那老汉淹死!
那老人无路可逃,逼于无奈,竟向绝魂岭上冲了上来!
绝魂岭!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地方,皆因这山岭后面有一道绝壁,万丈悬崖,崖下是滚滚的江水,年中从这里失足跌下去的猎人、樵夫、贪玩的小孩人数也不少,跌下去后,影子也不会见到一个。
当然,这里自杀的,殉情的,都纷纷选择这个地方,纵身一跳,就可以万念皆空,一切烦恼就此消失,也是纵身一跳,与情人就从此不会分离,从此爱情就会永恒,果然是一个自杀的好去处。
那老汉冲了上山,后面的石头砖块泥团象下雨一样飞向他,他也有躲避不及的时候,也中了几个,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步履开始有点慢,眼看就要被追了上来,尤其是那些元阳未泄的年青人,嘿!是了,那年头,这种处男多着呢!他们一个个奋勇争先,这个时候不显露点身手更待何时?而且周围还有许多跟着上来看热闹的女青年呢!
老人终于无路可逃,不,还有一条路,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悬崖上跳下去!
没有人想到他会跳下去,所有人想到的是能在这里一展身手,更有人想在这里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闷气,看着无路可逃的老人,一个个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仿佛猎物就要到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