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百感交集各心思(3)(2/2)
孙雨星感慨地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稷有倒悬之急,大厦处倾倒之危。若人人皆心存‘有心无力’之意,而全皆放弃解救之机会,那么跟‘以小恶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有何区别?古人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见兔而顾犬,未为迟也。’譬如丢失了羊后,仍视若无睹,不对羊之失加以补救,这可跟‘催狼咽羊’别无两样。‘狂澜终须有力挽,成败得失为未知’,便是如此道理!”
孙斌听两人言辞中突然冒出什么“战乱”,什么“国家兴亡”,不免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不符实际。不就是有些坏蛋以身试法,作奸犯科,说是“倒悬之急,厦倾之危”未免是言过其实。
这时孙斌目光呆滞地望着孙雨星。只见孙雨星面如冠玉,举止雅致,神态平和,潇洒倜傥,正是:白冠点缀文彬彬,宽袖长衫玉树临。画扇无风船倒倾,覆(腹)中道理说不尽。
他初到这个地方,所见人物的服饰打扮、言行举止无一不打上离奇神秘的“烙印”,自觉眼前事实真中有假假藏真,虚实相生实有虚,当真是莫可名状,百思不得其解。
大家沉默了片刻,这时孙大伯似有深意地说:“国运衰落,奸臣当道,终须有忠臣良将挺身而出,以撑下这风雨飘摇的半壁江山。唉!想我朝自太祖、太宗立国兴邦以来,南征北战,中原无人能敌,又岂能想到今日这退守长江,偏安一隅之国势?前者有赖岳家军、韩元帅等良将强兵力挽狂澜,今者上天见怜宋室,派神将孟珙孟将军来救宋民于水火。如今宋金强弱之势虽易转,但朝廷仍不能对此时之金国有小视疏忽之意,若然再有‘秦桧陷杀岳武穆’之事,则大宋危矣!
唉!一将功成万骨枯!孟将军虽用兵如神,可终难免血流成河,饿殍四野之局面。此刻与武仙一战,中原一地就有数十万百姓流离道路,无家可归。战火连天,受害的最终是咱老百姓!”说到后来竟已眼泛泪光。
芬儿见爹和哥均有感而发,说得激动异常,此时心中个人委屈早已冰释。她又想起孟珙将军曾说的“国难当前应奋起”这七个字,不由坚强起来。她略一抬头,无意瞥见对面坐着的孙斌,却见他口张身颤,面色煞白,两眼圆睁,似万分惊恐之状,不禁呼唤爹:“孙大哥怎么了?”
大家马上一起向孙斌瞧去,看见他面色大变,不由拍醒他询问哪里不妥。孙兵仍然一面痴呆,口中不断重复说:“宋金交战无家可归”
孙雨星以为他因念起家国之痛才至于此,不觉长叹一声,吟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吟的是南宋辛弃疾的《菩萨蛮#8226;书江西造口壁》,借以排解心中郁结愁绪。忽听孙斌“啊”一声惊呼,随即见他双手抱着孙大伯手臂急道:“大伯!大伯!请老实告诉我,现在究竟是什么年代?”众人见他惊慌失措之样,不禁愕然。孙大伯望着他殷切的眼神,微笑道:“如今正是宋绍定六年。”即公元一二三三年,“绍定”乃当时南宋皇帝宋理宗赵昀之年号。
孙斌一听,只觉心口似被重锤猛然一击,如受五雷轰顶,脑袋一片空白。先前听到孙雨星和纪天伦两人对话时,他心中本已起疑,待到后来又听孙大伯所言,越听下去越是满腹狐疑。他一直认为自己不过是被黑洞带到现代的某一处,此时心下已有七分肯定此时自己身处另一个时空,不过仍然难以接受眼前事实,此时得以证实,已再无怀疑了;一直绷紧的神经乍然松懈,自觉眼前一黑,身子往后便倒。色情、非法、抄袭,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