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节 决战时刻(2/2)
事实上,此刻不列颠军的火枪数不到区区7ooo把。
而此刻东龙的大军是5万全钢甲的重装骑士。
一面骑士重盾就达3o斤,而且是钢盾,高1.2米,宽o.7米。
此刻东龙的战马飞快的逼近。在距离不列颠军百米时,东龙的骑士是向两边分开,形成两股战团。
一股向西北,一股向东南。
整个阵列在不列颠军面前展开。
在整个队列拉成直线后,东龙战士的火枪打响了。
不列颠正面接敌截面有一公里长,此刻是弹丸纷飞。
队列里不停有人马中弹倒下。
树立在阵前的钢盾形成的防御墙上是雨点般的枪弹在乱响。
东龙的火枪威力巨大,远胜于不列颠军的滑膛圆弹。
此刻因为有弹壳的缘故,东龙军的子弹是尖锥形的子弹头。
而且每次射都是每人两连射,不到半分钟新一轮的排射又过来。
这样密集的枪弹是可怕的威慑。
不列颠军即使5万火枪手,十分密集的聚在一起向一个方位射火枪弹丸都不可能有这样密集的效果。
可是在阵前跑成大圆圈的东龙战骑是轮流的射子弹过来,他们身上的钢盾和钢甲都十分严实的护卫好自己的身体。
可是从钢盾的后面射来的子弹是颗颗要命。
不列颠军此刻感觉到末日的来临。
因为不到半小时的火枪射击,使得他们的死伤巨大。
不列颠的前三轮防御人墙都损失殆尽了。
他们战士的尸体都堆积成了战壕。
几乎有3万人死在这不停的弹雨中。
可是东龙的战士是不停的骑着马转着大圈,靠近不列颠军的一侧时就密集的火枪射过来。
东龙战士们每人随身携带了至少2oo子弹。而且军需后勤的马车已经在身后的林地等候战士前来补给。
十几车的枪弹,足够这十几万不列颠人喝一壶的。
8o米外的射击,这是不列颠火枪近距离射击杀伤力的最远位子。
也就是说即使射中东龙军战士,也无非是皮外伤,射中钢甲防御的子弹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事实。
全身包裹战铠的东龙战士是无一寸皮肉外露。
此刻东龙的短柄火枪是射程为15o米,弹丸比重大,而弹体小,穿透力强。
能在1oo米内击中敌军,绝对是具备杀伤力的。
何况东龙军距离是8o米。
这也是扬长避短的战法。
敌军的弹药不能给己方造成威胁,而自己的却可以杀伤对手。
这就是孙策启用这支新兵的用意。
米兰城头的3万东龙罗马战团也是长枪射程达19o米,有效射程是13o米。他们足可以坚守城池。
此刻孙策没有想一口吃掉这些敌军的想法,此刻的一战是一个伏笔。
在5万东龙银龙战骑射完2oo弹药的一半时,他领军向回撤离。
5万人,人均1oo子弹。可见这5oo万子弹给不列颠军团带来的杀伤力。
事实上不列颠军死亡达3.5万人,伤5万。
这还是密集的钢盾防御的结果。
孙策向敌军泄完了自己的怒火后,他向来路撤离了。
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5万人再也没有从米兰战场上出现过。
孙策向太子借调5万战骑的用意达成。
而且向太子承诺的,不损失一人一骑的承诺也兑现。
5万银龙骑士事实上完成了米兰战局的外围战。
不列颠军死亡达3.5万人,伤5万,几乎是不列颠军一半的战力,在顷刻间瓦解。
太子孙无极也是无法洞悉自己父皇来调兵的实际用途。
自己的父皇给的兵马,此刻还谈什么借调么?
诸葛亮事后分析米兰战局时提到这一战的开局。
他认为这是狡兔之战。
第七十四章节狡兔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