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孤 胆(1/2)
等他赶回驻地已是晚上十二点多,见大家都在,便将所了解的情况一一汇报完后,这才顺手抄起周二贵的茶缸一气儿将水喝完,可这次不但没听到周二贵的吵吵声,而且他发现会场里很静,每个人都在思考。kenen.
这样大约过了十多分钟,陆逊说道:“大家有什么想法、看法和意见都说说。”
周二贵首先说道:“这事是有些吃不准,可这毕竟是个好机会,不论是真是假,先让他们拉过来再说。”
谢宝庆说道:“虽说让他们拉过来要冒点风险,我想有必要冒这个险,这样我们可以避免多大的伤亡啊。”
陆石头说:“现在关键是我们真假难辨,拉过来后怎么办,拉到什么位置,需不需要派部队防范,要派多少部队,要是真的派多了浪费兵力不说,还要引起对方的怀疑;要是假的,派少了我们就要吃大亏,我知道这支部队是很能打的,这三千多人马,就是我们单独吃,怕没有几个小时是办不到的。”
陆大明说道:“是啊,支队长和你们几位打过交道,可那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何况现在情况这么复杂,我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有过临阵倒戈的实例,可那是我们在做了二三年的工作准备的情况下,可眼下根本就没有做工作的时间和余地。”
张庆生说道:“我想来想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辨别真伪,我看得抓紧时间向上级汇报,请求上级予以支持,尽快将这件事弄清楚。”
张渡说道:“无论怎样讲,现在重要的是时间,根据廷州同志所汇报的情况,最多只有不到三十一个小时,如不采取雷霆手段,其他解决方法,恐怕都来不及了。”
方刚说道:“对,现在最重要的是时间,当然,不论我们做出如何决定,都必须向上级报告。这样,同志们先静一静,听听支队长的。”
陆逊正在一边听同志们的发言,一边思考着,听方刚点他的将,说道:“好,同志们从各方面都有考虑,我就不再重复,我的看法是,鲁有光团是百分之百要过来的,但具体说来投奔我们,我也只有六成的把握。”
怎么讲呢,我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国民党军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倾轧。鲁有光团是后编入“逃跑将军”胡大吹这个军的,自然不是“逃跑将军”胡大吹的嫡系,受排挤刁难是家常便饭,加上鲁有光的性情与“逃跑将军”胡大吹格格不入,因而双方矛盾只会不断加剧,不会融合,最终必然分道扬镳,鲁有光团想要被吃掉,只有另作他图。
第二,“逃跑将军”胡大吹积极**,制造摩擦,可这家伙也清楚,自己的名声不好,一旦事情闹大了,这破坏抗战之嫌把柄被别人抓住了,自己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抓个垫背的,这个垫背的自然而然非鲁有光莫属。
第三,从胡大海副支队长、韩山主任等四十多名战友全部遇难,无一逃出的情况看,我们的战斗力大家是清楚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干净利落地一下子吃掉这么我们多人,可见对手的战斗力也不弱,而且是下了死手的。我们已经知道,下手的是鲁有光团的王魁营,这可是鲁有光的王牌营,足见鲁有光对这件事的重视。
再说鲁有光这个人,虽行伍多年,但并非是一莽夫,而是有一定头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逃跑将军”胡大吹那一待十年多,仍然安然无事。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鲁有光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的性格多年是一贯的,具我了解,他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亡时刻,抗日的立场是坚决的,态度是明确的,要他杀小鬼子绝不含糊,但要他明知去杀害友军,是绝对不干的,既是是在接到严令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行动,但绝不会赶尽杀绝。所以我断定就杀害我们四十多名战友这件事情,鲁有光是在被蒙蔽的情况下干的,我认为这笔账应记到那些顽固的**分子的头上。
第四,“逃跑将军”胡大吹将制造摩擦、杀害八路军指战员的声势造的很大,公然表彰鲁有光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长的所谓功绩,表明“逃跑将军”胡大吹决定与鲁有光团翻脸,鲁有光在得知这一情报后,自然要选择出路。
可他目前的处境是,在他的周围,除了“逃跑将军”胡大吹的顽军,就是我们的控制地带,你们想他不过来还有的选吗。
有的同志会问,他刚杀了我们那么多战友,可谓仇深似海,他还敢过来?说这话的原因那还是对鲁有光这个人不了解,他能打仗会带兵,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对自己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
公然制造摩擦、杀害抗日志士,必将背上破坏抗日的罪名和汉奸卖国贼的骂名,他若被“逃跑将军”胡大吹处决,这些罪名和骂名不背也得背,自然是死不瞑目;而他过来则是主动负荆请罪,以洗脱破坏抗日的罪名,既是仍难免一死,却免背汉奸卖国贼的骂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