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朱家铺子(1/2)
和几个狱卒痛痛快快的吃喝了一通之后钱扬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城南朱铁匠的打铁铺子。.keNeN.钱扬到朱铁匠哪去是为了取他前些日子定做的一套披挂。正所谓披挂上阵,钱扬套上阵和镇水军厮杀,怎么能没有一身合适的披挂呢。上了战场没有一身上好的行头,就算你武功在高,杀敌再多,别人只会把你当成一个厉害一点的小兵。这对喜欢出风头、好面子的钱扬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朱铁匠家里头几代都是靠打铁为生,手艺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到了朱铁匠这一代,朱家的打铁手艺已经是公认的水工月城第一了。水工月城的兵器铠甲、厨具锄头有六成是出自他们朱家打铁铺。生意做得大,朱家打铁铺的门面自然也做得大,到了城南没走几步路一抬头就看到他们朱家打铁铺子门前立起的那杆长幡。长幡之上那个两句诗字字苍劲有力,铁画银钩乃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相传朱家铺子还是老朱铁匠主事的时候,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旁晚铺子里来了一个满脸焦急的年轻书生。这书生拿出来一支被劈成两瓣的铁笔,求老朱铁匠帮忙接上。老朱铁匠接过那笔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如果这笔是从中间断作两截他有的是办法把他从新接起来,而且保管是接得天衣无缝。可这铁笔是被人用利器从笔尖直接劈成两瓣的,想要把它接起来可是不容易。老朱铁匠有心回绝了这门生意但那年轻书生又求得实在可怜他又不还意思开口。正巧当时当时年仅十五六岁的朱铁匠从外面进货回来看到这事。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朱铁匠二话没说就拦下了连经验丰富的老朱铁匠也不敢接的活。年轻人敢打敢拼,接下活的朱铁匠当夜就大干起来,或煅,或焊用尽各种办法居然真的然他把那支铁笔给修复的完好如初。那年轻的铁匠见此,捧着铁笔就欢天喜地的离去了。
从始至终都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老朱铁匠对自己儿子的表现很是惊讶。虽然在某些细节上当时的朱铁匠还欠缺火候。但他那种把各种技法信手拈来的灵性却表露无疑。因为这件事老朱铁匠打破了祖上的规矩,在朱铁匠还没成年之前就把老朱家所有的打铁技艺都倾囊传授给了朱铁匠。朱铁匠也争气经过多年的苦练和从未间断的四处求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他们老朱家的手艺推向了一个高峰。
事情到这还没有完,多年之后当朱铁匠几乎快把当年那件改变它一生命运的是忘掉的时候,当年那个书生居然再次登门。不过那书生这次是来致谢的。原来当年那支笔是书生的师父赐给他的兵器,书生带这支笔闯荡江湖,可谓是所向睥睨未尝一败。可是这支笔到底是一杆凡铁打造的兵器。遇上普通的利器还好,一旦遇上真正的神兵利器就有些相形见绌了。那次找上朱家铺子之前,书生便是遇上了一个手持一口仙剑的峨眉弟子,那仙剑已属神兵之列他这支铁笔在它面前与泥壤无异。两人埔一交手他就被拿峨眉弟子一剑破了兵器。要不是他武功要高出那峨眉弟子甚多他可能就要死于那仙剑之下了。
能够保住性命虽然让人高兴,但那支铁笔乃是他师父赐下的,对他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现在毁了他当然是焦急万分,感到无颜再去见恩师。为了将铁笔修复如初,书生走遍了整个水工月城。不过所有的铁匠都告诉他这支笔被人中间劈成两瓣已成废铁,除非融掉重铸否则不可能在接在一起。融掉重铸的铁笔已经是一支全新的笔,再找不到从前的痕迹,这是书生万万不能接受的。朱铁匠能够通过别的手段把这支铁笔修复得完好如初,这对书生来说是天大的恩情。只是当时书生少不更事拿了比就走,这让书生后来每每想起都不进面红而燥,羞愧不已。多年之后书生有机会重游故地,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来朱家铺子送上分薄礼好好的想朱铁匠表示一下谢意。别看朱铁匠是个打铁的汉子,却也喜好附庸风雅,他言道既然书生要谢,也不用拿什么谢礼不谢礼的,帮他们朱家铺子写个招牌便是。书生听了自然欣然应诺,研磨提笔大笔如椽,龙飞凤舞写下两句诗——登堂入室火纯青,出神入化龙点睛。
其实朱铁匠当时有所不知,眼前这个书生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当世书法名家张中圣,师从书圣丹青生。他的字完全可以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朱铁匠这两句诗,十四个字的价值比得上他们朱家铺子几代人辛苦打拼的总积蓄了。因为这幅字朱家铺子时有文人墨客登门想要把这幅字买下收藏。不过朱铁匠却是个精明之人,明白这幅字的价值之后就意识到它就是一幅求都求不来的金字招牌,他那里肯卖。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朱铁匠的聪明之处。买了这幅字他们是可是立马变成有钱人,但有了钱之后的子孙一定不肯再去干打铁这种粗重的手艺活。老朱家传了那么多代的手艺必定失传。而且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他们老朱家的子孙不肯能永远是富人。等到加道中落,没了吃饭的手艺的老朱家后代子孙必定是要吃大苦头的。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那么容易得来的钱财朱铁匠是绝对不会要的。
“钱扬少爷,您来啦!阿华,快去把钱扬少爷的披挂取来。”
钱扬一进朱家铺子,正躺在躺椅上悠闲的喝着茶的朱铁匠就看见了他。钱扬恶名在外,朱铁匠可不敢对这位小祖宗有丝毫的怠慢,连忙殷勤的上前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