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大词人(1/2)
306寝室的六大恶人中有五位是大词人,我写书也好记。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是婉约派的正宗。
满庭芳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
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
**
当此际
香囊暗解
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
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柳永,字耆卿。1034年登进士第,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常出入秦楼楚馆,是有名的风流才子。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他“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当时有人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流传之广。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写词的作家。其词多写歌妓愁苦,离愁别恨,羁旅之情。词写得缠绵细腻,但格调不高。擅长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能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因而有人称柳永是词中白居易。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胡适称柳永的一首《蝶恋花》词,在他的词里,要算风格最高的了。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离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山光残照里,
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写离愁之苦的相思艳词。主人公一个人,久久伫立在高楼上,细细的风迎面吹来,无尽的离愁,极望生天际。夕阳下,草色山光虽美,可谁了解作者相思之苦呢!
为了解脱无限的离愁,放纵饮酒,对酒当歌,结果呢?强乐还无味。这正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到底为什么这样苦,这样受煎熬呢?最后一语道破: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了她!作者最后表示,为了她,衣带宽了,人憔悴了,值得!甘心情愿终不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被词论家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不曾多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出。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