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1/2)
章鱼
章鱼或许是珊瑚礁中最善干表演的居民,且它们非常富有个性。章鱼有八只手臂,手臂下有很多吸盘,这些吸盘可以根据需要合起或分开。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
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的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故意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
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章鱼大多在微暗的光线中猎食。常常吃惊地看到章鱼在黄昏和黎明时分偷偷溜过岩礁潜水,然后弹起和放下它们的触手捕捉猎物。连接触手的皮肤很象捕获食物的伞,猎物被陷进去并被咬死,然后,章鱼将它们细细地一点一点吃掉。
许多腹足纲的软体动物的壳上都有一个小洞,结果,章鱼在靠近螺层的洞里注入毒液以毒死猎物,之后,猎物被捉下来吃掉。
我们曾经目击过鳗鱼袭击章鱼的场面。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一条鳗鱼.在我们未注意的时候,以无法描述的速度冲出洞穴,咬住章鱼。被咬的章鱼开始翻滚,企图找到一个落足点来阻止被撕成碎片或整个吞下.鳗鱼通过在章鱼身上打结来反击。它把尾巴弯起来.插入章鱼,然后,以平滑的移动朝自己的中心部分缠绕打结,开始进行一个紧紧撕扯式的袭击。当鳗鱼频繁的撕扯章鱼的几个触手时,章鱼勇敢地挣扎以求逃生。它用一条拉直的触手粘在岩石上,然后投出其他的触手缠绕在鳗鱼的头上,最后,它尝试着盖上章鱼的眼睛,然后坚决不松手。因为看不见,鳗鱼无效的乱拍,它的嗅觉因章鱼的放出物和章鱼挣扎时掀起的沙质物质的障碍而失灵。它放弃了一小会儿,但这对章鱼来说已经足够了。章鱼喷出墨水烟雾后迅速逃脱。战斗极短,一场残忍的暴力只持续了几分钟。最后,章鱼失去了两个触手,但活了下来。两只触手以后还可以再生。
当观察这些迷人的生物时,潜水员们总是要警惕它们的一些不寻常的行为。当走出礁石后,章鱼通过显示快速的呼吸,变幻的颜色波纹和肉欲般的抚摸来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交配仪式。在进行前和进行过程中,雌性会突然的发光和颜色变成纯白,同时雄性会突然的变暗。你看到过这种颜色显示吗?请待在外边,你的眼前会呈现一副动人的浪漫的一幕。
在繁殖期间,雄章鱼用一个灵活的手臂来传输精子,放入雌性的口袋里。通常情况下,当礁岩危险时,雌性会聪明的选择呆在它的“居室”里,让贪欲的雄性呆在外边来冒所有的风险。当它担着精子的触手到达雌性时,雄性相对地无助、紧张和不舒服。然而,它乐意冒这种风险。雌章鱼会储存、使用或放弃这些精子,取决干它判断是否有机会来找到更称心如意的情人。最后,它在它洞穴的早已清理干净的上方表面下了一串串的卵,守卫和保护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从不吃喝或离开它的穴,直到小章鱼孵化。这些小少年们随后四散开来,在礁岩上找到合适的家。这些后代们,个体只有手指甲盖大,已经开始拥有和使用他们父母的伪装诡计了。一些种类中,雌性在宝宝孵化后就死去了,一些雄性在交配后也很快死去。
章鱼的生命周期很短,大约一年到三年。它的主要敌人是大鱼、海鳗、鲨鱼和海豚。为对付这些掠食者,保护自己,它会使用下述之一的逃跑计策:溜进裂缝、与礁岩融化在一起(变成和礁岩一样的颜色)和将自己埋在沙里。最后的求生手段,就是象其他的头足类一样,放出墨汁逃脱。但它们使用这种计策是以特殊的方式。在做之前,章鱼变得非常暗,然后排出墨汁几乎同时变的苍白。这种计策扰乱了掠食者,黑水分散了它的注意力,使章鱼有足够的时间逃脱,或是飞快的射出,或是吞没在它逃去的表面。当它在洞穴里时,几乎不可能去袭击。章鱼将从它的虹管里发出很强的水柱,给最难缠的掠食者一个惊吓,或卷起它的手臂堵在门口,坚硬的吸盘向外放置,通常甚至握着石头。
章鱼令人惊讶的智力使它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当它们呆在家里时,很难将它们诱出,但当你用不带手套的手轻轻握着时,它会被轻易的迷住。在我们喜欢的一个潜水地点处,一个宠物章鱼经常跟随着丹嘉,栖息在她的头上和肩膀上。
此时,它会爬上她的脸、面罩和内部的耳朵里,用触觉探测她。当它的好奇心被满足后,它将悄悄地溜走,并将鬼鬼祟祟的手臂插入丹嘉的弹性的夹克口袋里,轻巧地将她身上携带的鱼点心翻出,而这个被藏的地方只显示给过它一次。
尽管不是所有的章鱼都愿意将它靠近你的身体,重要的是永远不要用力去撕扯它带吸盘的触手。假如这种情形发生的话,你不仅惊吓和激怒了这种动物,同时一会儿功夫,你将落下一些青肿伤痕。假如你只是放松和等待,章鱼将释放所有的吸盘并且逃脱。
提到章鱼就想到那些伸着八只触手行动敏捷长相怪异的海中生物,我对它们的了解也不甚多只大概了解一些情况。诸如情绪变化的时候体色变化,遇到强敌喷射墨汁扰乱敌人视线,趁机逃跑之类。
昨晚上偶然打开电视机变换频道,盯上了Discovery探索,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寻奇类节目,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内容。这次讲述的就是章鱼的神秘生活。
章鱼是无脊椎原始生物,俗称“八爪鱼”,和螃蟹龙虾是近亲。说它祖先也是和螃蟹,龙虾同族有人不信,章鱼全身柔软无骨怎么可能与虾蟹为伍哪?远古时,它们的共同祖先都是有甲壳的,只不过因为进化的发展方向不同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生存道路。虾兵蟹将盔甲护身,又有螯足撑门面自然威风;反之,章鱼等则进了旁门左道,发展出一套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来。而且看起来颇为成功。
无脊椎动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没有脊椎骨,换句话说没有体内骨架的支撑。为了让身体内的组织结构得到保护,虾蟹们发展出强大的钙质外壳,这保证它们免遭掠食者伤害。这种办法称的上一劳永逸,除非敌人有尖利的足够戳穿甲壳的利爪或是牙齿,否则休想打它们的主意。
但是奇妙进化法则有不同的的应对措施,不是外表强大的就一定最好。坚硬的保护壳虽然称得上杰作,但是反过来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得螃蟹这样的家伙行动笨拙,同时能量消耗也变得很大。更重要的身体的增长受到空间的制约。每次成长要脱去旧壳,长出新的外壳来,很是费力。
在权衡了利弊之后章鱼做出了大胆而又成功的决定——放弃外部保护,进而增强灵活性和更大的生存空间。
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今天的章鱼拥有几乎完美的体态和超乎寻常的本领,可以说章鱼是最奇特和有魅力的生物之一。
首先作为无脊椎动物而又脱去了沉重的盔甲,章鱼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出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和捕食功能的本领。在这方面章鱼自有一套复杂和有效的策略,其中一种本领就是变色。
章鱼周身布满色素细胞,这种特殊细胞可以根据需要膨胀或收缩,细胞壁的厚度随着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不同颜色。看起来只瞬间的功夫,章鱼的体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章鱼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使身体的颜色与周围景致保持一致。这样它们就很好的隐遁在背景中,猎物和天敌发现它们都变得十分困难。这一招无论是捕食还是逃避敌人都很是管用(电视镜头一而再在而三的证实了这一点,它们的变化如此逼真,使人一下子就迷失了它的位置,以为那就只是一块普通的礁石或是海藻什么的)。此项技能速度和精妙程度堪称世界第一(眨眼间)。相比之下,人们熟识的另一位魔术大师“变色龙”的变色本领就显得很是小儿科了。无论从变化频率还是色彩的种类上都与前者相差甚远。为此章鱼得了个“变色大师”的美名。
不但是变色大师章鱼还是出了名的“变形大师”。
大家都知道章鱼浑身没有一块骨骼或是角质外壳(除了环状的牙齿例外)。所以利用这个特点章鱼柔软的身体可以任意变形扭曲。时而鼓起身躯张开八臂以威吓敌手;时而扁平如纸,薄得可以从石头缝隙中溜走。加上浑身不停分泌的粘液作用。谁要是想抓住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从理论上讲只要是它环状牙齿可以通过的地方整个身体都可以毫不费力的穿过。因此渔民经常可以在海里废弃的啤酒瓶子里发现章鱼了,尽管它们的体型看起来远远大于瓶子口部的大小。就凭这种本领,章鱼的活动空间骤然增加了许多。对于逃避敌人和觅食都是十分有利的。
试想该出手时毫不客气的膨胀恐吓敌手,遇到难以对付家伙也可以从任何一个礁石的缝隙中溜走,豪发无损。真乃能伸能曲大丈夫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