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龙腾东方 第128章 另辟蹊径(2/2)
——它最根本的益处在于将使传统的家庭能源供应方式发生**性的变化。该集团研制的t-06家用能源容器。容器重量仅仅25千克。体积相当于一个小型微波炉,其储藏电能竟高达5万千瓦时。家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城市供电系统而独立生存,如果辅以卫星通讯系统,甚至可以在诸如南极、北极等非常极端的条件下生存下去。
——它一定是现代环保人士的至爱!没有噪声,没有污染,轻巧方便,系统独立,价格便宜,其巨大的优越性将无所匹敌。
罗轹笑了。
这篇文章,既不是天眼集团的意向,也不是国家某个部门的意向,当然也不是所谓的泄密。如果猜得不错,它一定是乌娜等白云边人的主意。
罗轹迅速安排集团公关部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舆论风暴。除核心技术外,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公布,当然也不要忘了把天眼集团以造福人类为己任的理想告诉全人类。同时,对于《自然》杂志文章未涉及到的内容,诸如中小企业的能源供应模式、个人电器的能源供应模式等也要告诉世人。为了配合这一舆论大潮,天眼国际集团立即在世界各大媒体发布公告,诚征航天、航空、汽车、机械、船舶、能源、材料等大中型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人类的共同财富“星际能源”!
可惜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宿命依然没有打破。最先作出反映的是来自美国《纽约时报》和“美洲电视台”的记者们,天眼国际能源集团董事长张冲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媒体,他们参观了“五角大楼”、天眼研究院、天上飞河、陇南经济特区,当然新能源中心也让他们远远地拍摄了一分钟,最后这一项征得了罗轹的同意,以其遮遮掩掩,还不如敞开亮堂一些。
《纽约时报》以“星际能源:人类身边的永恒能源”为题,连续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巨有划时代意义的**性能源的出现,同时对于由此带来的人类美好的未来给予了高度的展望。当然,在细节上美国的记者们也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们从已研制出的能源利用模式出发,合理地推断出如果“星际能源”规模够大,石油、煤炭包括水电等能源利用模式最多还有十年的生存空间。
美洲的媒体报道还未见报,欧洲的媒体接踵而至,他们的热情与提出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不过,他们也提出了几个小小的担忧:目前“星际能源”只是中国天眼集团掌握着核心技术,这种状况会不会导致新的世界动荡?或引起新的世界大战?
这种问题当然不会难倒天眼的新闻发言人了。天眼集团的人认真地说道: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对现在的利益格局有所改变,一些人不满意是正常的,一些人出来捣乱也是正常的,但历史潮流滚滚向前,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然后,发言人又幽了一默:一个勤奋的猎人打到了丰盛的猎物,其他猎人想要享用这,只有两个方法可以实现,其一是其他猎人用自己的猎物去交换,其二是其他猎人自己也上山去打猎物。
也有人提出:中国会不会对此能源技术实施垄断或技术壁垒政策?天眼的人立即反驳道:一个好东西自然会卖一个好价钱,对于不同的客户我们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服务和不同的价钱,至于技术壁垒,那是西方喜欢的手段,我们不知道那种手段同时也不喜欢使用那种手段。
如果天眼集团的这种新能源获得全球推广,造成的上亿失业者该怎么办?天眼的人听到这个问题立即反问道:现在的失业者是如何造成的?谁应该对此负责?谁又在对此负责?人类自古以来,像猎人、角斗士、剑士、占星师、家奴等都逐步消失了,即使是农业从业人员也在大幅度减少,这是一种必然。不符合历史必然的产业只有惨遭淘汰。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是为整个人类谋福利的,并不会因为某些行业的消失而停止它前进的步伐!
ps:今日第二更。补欠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