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二 格鲁吉亚(亚洲)(2/2)
★主要城市
序号主要城市
1第比利斯
2库塔伊西
3鲁斯塔维
4巴统
5苏呼米
★人口:54.75万(1998年)。其中格鲁吉亚族占70.1%,亚美尼亚族8.1%、俄罗斯族6.%、阿塞拜疆族5.7%。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格鲁吉亚语属于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族,它有多种方言形式,通常分为东格鲁吉亚和西格鲁吉亚两个分支。
★简史: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10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之下。公元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8—9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埃列季亚、陶-克拉尔杰特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01年—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8年德国、土耳其和英**队侵入格鲁吉亚。191年月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年月以后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年月1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6年1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11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199年10月日正式加入独联体。1995年8月,通过新宪法,定国名为“格鲁吉亚”。
★政治: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体制。第一部宪法于1995年8月4日由议会通过,从此废除议会制,实行总统制。总统和议会均由全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普选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权力代表机构和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司法独立,设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总检察院、监察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院长和**官由总统提名,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不少于10年。
★外交:主张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奉行均衡外交战略,密切与美国关系同时调整对俄罗斯关系;积极谋求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积极谋取经济援助;重视同独联体各国和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与中国关系:1991年1月7日,中国承认格鲁吉亚独立。199年6月9日,格鲁吉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经济文化:独立后致力于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农业主要为ya热带作物种植业、畜牧业。主产茶叶、烟草、柑橘、葡萄等。相应的烟草加工、葡萄酒酿造等农产品加工部门亦很发达。工业以电力、燃料、有色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为主。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交通网稠密,以铁路、公路为主。铁路长1570千米;公路长21600千米;海运和空运具有一定的规模,里海石油运输管道已建成。
主要进口石油、化工产品、天然气、小汽车等;出口铁合金、葡萄酒、茶叶等。主要贸易伙伴是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德国、美国等。
主要高等学校是国立第比利斯大学。主要报刊是《格鲁吉亚共和国报》、《自由格鲁吉亚》等。有国家级的电台和电视台。
★旅游指南
☆库塔伊西:位于里奥尼河河畔,第二大工业城市,历史名城。公元前3世纪既见记载,后成为柯尔契斯等王国的都城。历史古迹很多,著名的是巴格拉特教堂、绿石教堂、格拉特教堂和修道院等。
☆巴统:位于黑海东南沿岸的港口城市和旅游疗养地。气候温暖潮湿,多种植橙、橘、柠檬、茶、桐树等植物,有绿岬植物园、茶场、古堡、地质博物馆等游览地。
☆哥里:位于首都附近,古老的城镇,公元7世纪始见记载。有历代民族志陈列馆、古教堂、剧院、斯大林故居等旅游地。苏呼米:黑海东岸的旅游疗养地。全年有220多天阳光普照,城四周是白雪皑皑的高山,景色十分美丽。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有城堡遗址、克拉苏里墙、古拱桥、泥泉、契娄洞等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