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大与最小 > 信任并测试

信任并测试(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野蛮公主拽恶少 千金照绑:警司老公在隔壁 邪眼变 五戒 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全本) 情蛊:天皇总裁的私宠【全本】 倾城色:慵懒王妃(全本) 黑色狂情:不做总裁夫人(大结局) 超级帝国 新封神传说

90年代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当时我们一群企业的中层干部,有的是一股冲劲,却没有稳健的心态和切实的管理经验。就我个人而言,管理理论大多来自于一些地摊上买的国外的丛书,凌乱而不系统,见皮毛而无真知。我们完全是在摸爬滚打中学习成长,而面临的任务却是要将当时处于困难中的国营企业带出困境。

记得当时中层干部之间,对企业的高层管理有些意见,认为放权放得太少了。有一句口头禅用得很多,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自己很大胆,还直接与老板交流过,建议老板不要“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到了国外,曾经尝试走管理的路,才发现在国内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远远不够正规。后来觉得语言、文化等障碍也比较多,再加上干技术工作也很称心如意,就一直坚持搞技术了。我搞的技术内容是设计验证,主要是写程序验证其他工程师的设计内容。

有趣的是,设计验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信任并测试”。若将同样的原则用在企业管理上,则既不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用句通俗的说法,这个原则类似于“体制代替人制”,并在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地测试被使用的人。

(一)耶稣受试探

“疑人不用,疑人不用”这种说法,若解释得清晰全面一点,应该是使用人,一定要以信用为本。这强调了使用者和被使用者之间的一种信用关系。强调信用,总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这种说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整本《圣经》揭示出,就连上帝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都经常因为人的罪性而被遭破坏,又何况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呢?所以在《圣经》中,上帝在使用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有正面的“试验”和允许魔鬼“试探”的两种方式,来测试人对神的信心。

根据教会传道者的解释,“试验”相当于对受测试者出一个难题进行考核。这种考核经常是在“信心”方面的考核。“试探”则是来自于魔鬼的,主要是以诱惑的形式出现。这种诱惑,很多时候是冠冕堂皇的。以我个人的体会,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很难分辨是“试验”还是“试探”,就当作一种“测试”看比较好。

今天我们教会的主日崇拜,是由李长老讲解《圣经》中耶稣受试探的经文。

这段经文(《马太福音》4:1-11)的内容是:

1.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2.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3.那试探人的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4.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的一切话。’”

5.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6.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载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7.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载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8.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上,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耀都指给他看,9.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10.耶稣说:“撒旦退去吧!因为经上记载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11.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二)第一重考验,物质的诱惑

根据李长老的解释,这段经文实际上体现了“**、魂(Soul)和灵(Spirit)”的三重考验。我在写作的时候,加了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并没有完全依照李长老讲解的愿意。若有错失的地方,希望读者原谅,也恳请上帝原谅。

第一段是**的考验。首先,耶稣禁食了四十天,这似乎有点违背科学常识。我女儿最近教了我一项从学校学习来的,关于人的生存能力的“三字诀”。没有空气:3分钟。寒冷的海水中,体温丧失,3小时。没有饮水,3天。没有食物,3周(21天)。当然,这是一种很粗略的说法。比方说,没有空气的环境下,健康的人应该可以支撑5分钟。受过训练的人能支撑更长的时间。

其实禁食四十昼夜,若一定要搞个吉尼斯纪录比赛的话,没准还真的有人能达到。在这里,四十昼夜的属灵含义更强。以色列人曾经因为信心不足,窥测迦南地四十天,就被神罚了他们在旷野里呆了四十年。所以有的解经家,一方面认为主耶稣在圣灵的佑护下,的确禁食了四十天。另一方面也认为这四十天的禁食,是与《旧约圣经》相映衬的,我们应该更注重其属灵含义。

在耶稣饥饿的时候,魔鬼的诱惑是巧妙的。“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根据解经家的解释,魔鬼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他确切地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这段话若按现代的语言说,实际上是两个试探。第一个是心理暗示,诱惑人产生怀疑:“你真的是神的儿子吗?”,第二个是激将法:“我才不相信你是神的儿子呢?将这些石头变成食物给我看。”

这个诱惑是很强烈的。我举个现实一点的反例来小小地说明一下。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抓一个酒足饭饱的基督徒,与他称兄道弟地侃侃山,吹捧他两句。等他正要得意洋洋地给你传福音的时候,突然问上一句:“你是神的儿女吗?”(按照基督教的正宗观点,信仰耶稣的人,通过对?的信仰,成为了神的儿女)

我想这个基督徒多半会一愣。大家很熟悉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但对“神的儿女”这样一个特殊身份,以及与这个特殊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很多根基浅的基督徒恐怕有点稀里糊涂。甚至会突然怀疑自己的信仰。(说句实在话,若不是在这里深思熟虑地写东西,这样一个突然的问题,我自己也会犯晕)

等这个基督徒明白过来他原来是“神的儿女”的时候,再神神秘秘地告诉他:“我们那里有一个基督徒,祷告特别灵。钱不够花的时候,向神祷告了,买了100元的彩票,结果中了一百万。你要不要试一试?”。恭喜,你多半成为了一个魔鬼兼彩票推销员的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