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乱世佳人》(1/2)
1.夫妇间的一段对白
2008年12月14日,是我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的日子。我想读者们大概都不是基督徒,所以最好别刻意提基督教的事情。只不过我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以及我的朋友,大量都与基督教有点关系。若文中顺其自然地提到了,请大家不要见怪。欢迎砸砖头。
今天与我一同受洗的,有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妇。他们已经离婚的消息,暂时还是对同团契的其他基督徒保密的(团契是基督徒活动的一个基层团体,开个玩笑的话,可以想像成街道委员会)。在受洗时,有其他数对夫妇,是一同受洗,接受主耶稣的祝福的。只有这对已经离婚的夫妇是分开受洗的。其中那男方在排次序时,被排到了第13位,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他因此有点神情恍惚。
受洗后的团契活动中,女方匆匆离开赴约会去了。男方一人继续参加团契,照顾小孩。晚上,男方给女方打了一个电话,他问了女方一个奇怪的问题:“你一直喜欢影片《乱世佳人》中的那个郝思嘉(Scarlett-O‘Hara),我几年前给你买了一张DVD碟片,你看过了吗?”。
“看过了,我和我妈一起看过的,谢谢你的DVD。”女方说。她一直道听途说地知道了郝思嘉这样一个人物,并在实际生活中,效仿郝思嘉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通过他离婚丈夫的这张DVD碟,她才真正地了解《乱世佳人》的情节的。
“看了后,有什么感受吗?”,男方问道。
“很好啊,那个郝思嘉很好啊。”,女方爽快地回答道。
“你知道片名的含义吗?”,男方郁闷地问道。
“不就是《乱世佳人》吗?”,女方觉得有点奇怪。
“不,是《Gone-with-the-wind》”,男方强调道。
“喔,你以前给我讲过了,是《飘》。”,女方说道。
“《飘》这个翻译,有点无根漂流的含义,还不很贴切。是《Gone-with-the-wind》,随风飘逝。还是看看影片的结局吧,对郝思嘉这样的女人来说,最终的结局是一切虚幻、荣耀和爱情都随风飘逝,都消失了。这本小说和这部影片实际上是批判性的。”男方认真地说道。
女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顿时沉默了。她的婚姻的破裂,就是因为她崇尚郝思嘉,而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个像卫希礼(Ashley-Wilkies)这样的男子,外表上彬彬有礼、甜言美语,内心却脆弱虚伪。当然,现代的卫希礼,已经堕落得像本书中的吴松三郎一般龌龊不堪了。
《乱世佳人》的影片上,郝思嘉的结局是很痛苦的。女儿白美蓝死于非命,怀中的小孩流产,暗中爱了很长时间的卫希礼实际上是一个虚幻,随着卫希礼的妻子韩梅兰(Melanie-Hamilton-Wilkes)的离去而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而自己真心相爱,却又盲目不知的第三任丈夫白瑞德(Rhett-Bultler)终于决定离开自己了。《乱世佳人》(Gone-with-the-wind)是一部悲剧性的批判性的作品。
然而,不仅是我们的年代,也包括美国的无数年代,很多年轻、美丽而富有才华的女子,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的支配下,还是要不顾一切地追求做郝思嘉这样的角色,而将生命燃烧成一种美丽的辉煌,最后“随风飘逝”。
2.她不是郝思嘉
男方是我的知交,将整个对话告诉了我,并恨恨地说道:“为了我的小孩,我一直希望与她(前妻)复合。我深知在《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真爱是白瑞德。我一直想做生活中的白瑞德,留住她的心。只可恨她连《乱世佳人》都没有看懂,就模仿郝思嘉。”
“郝思嘉一直讨厌其貌不扬,粗鲁狂妄,甚至有点不修边幅的‘非绅士’的白瑞德。而一直爱那个表面光鲜,夸夸其谈,一脸绅士风度,其实是个扶不起来的草包的卫希礼。其实她的真爱就是白瑞德。”,他说道。
他又补充道:“我看我和她(前妻)之间已经完了。我想当白瑞德,就去炒股,结果这两年的股市,没有大赔特赔就算成功了。而她的哥哥在国内开公司赚了大钱,把眼界无形中提高了。我这个做现代白瑞德梦的家伙,怎么也没有办法与她这个现代郝思嘉复合了。”
我当时没有办法回答他。后来我去仔细地查阅了一下《Gone-with-the-wind》的小说,这才给他打电话。
“恭喜你,你的前妻并没有看懂《乱世佳人》,也没有能成功地效仿郝思嘉。”我首先说道。
在那位朋友目瞪口呆时,我解释到:“郝思嘉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在年轻时,她的武器是嫉妒。她有天使一般的美貌,却将这种美貌用于挑逗周围的男子,来引起卫希礼的嫉妒,试图让卫希礼娶她。但她的父亲却看得很清楚,知道他这个任性而美貌的女儿,若嫁给卫希礼,将是一件可怕的结合。”
“她的前两个丈夫都死去了。第一个丈夫参与的是一场捍卫南方‘奴隶主义’文明的南北战争,第二个丈夫参与的是一场与解放了的黑奴之间的战斗。郝思嘉可以豪无羞愧地认为她讨厌这样的战争。但她对于这两个丈夫的死,却抱着一种‘活该’的心态,完全出于其自私心。”
“她不愿意受道德约束,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她为人刻薄,无亲朋之义。她的木材厂是靠抢了其妹妹的婚姻得来的。为了交税,她愿意去做白瑞德的情妇。她的物欲很强,很快就在新婚时被白瑞德的金钱腐蚀了。但她却缺乏爱心,生了小孩后,她首先关心的是如何恢复自己的身材。”
我笑道:“这样的人,在真正的生活中出现时,只会遭受无比痛恨的。实际上,无论是《乱世佳人》的小说还是电影,都表现了社会舆论对郝思嘉的谴责。但在电影中演出来时,因为费雯丽成功的演技,郝思嘉却成了一个光耀四射的人物。你若读过我的小说《最大与最小》,就知道不能将电影人物硬套到生活中。电影上的007是很讨人喜欢的。生活中若出现了一个那种色狼,则一定会很招人讨厌,为周围的人带来无比的痛苦。”
“你的前妻根本没有能成功抄袭郝思嘉。否则你已经是那死去的第一个丈夫或第二个丈夫了。”我劝慰道。
那位朋友长叹一声,说道:“谢谢你。其实我的心已经死去了。这才借着受洗复活的。没想到牧师一听到我的故事,就想帮助我。说我和她的旧我都死去了,新我已经诞生,完全可以在新我的基础上,考虑重新复婚的可能。”
3.他不是白瑞德
我听说是牧师的带领,就非常认真地为他进行了分析。“恭喜你,股票没有赚大钱,所以你不是白瑞德!”,我说道。
我的朋友再次目瞪口呆。电影中的白瑞德,是所有男士们都想效仿的,有权有势有性格,有血有肉有爱的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小说中的白瑞德也是一个充满罪孽的人。他代表了在一场血腥的战争中的投机和暴发。在南北战争的早期,他毫不在乎地邀请刚刚成为寡妇的郝思嘉共舞,并要求郝思嘉做他的情妇。他曾经在郝思嘉最困难的时候,两度拒绝帮助她。其中一次是郝思嘉逃回塔拉时,丢下了她和正要生育小孩的韩梅兰,去发战争财去了,还虚伪地声称是为了战争尽最后的义务。另外一次是郝思嘉没有办法交税,愿意做他的情妇,来换取金钱时。他看见郝思嘉手上因为劳作的老茧,就毫不在乎地拒绝了她。小说并没有描述当时白瑞德的心态,但我猜测他只是想看着郝思嘉彻底被击垮,然后再随心所欲地占有郝思嘉。”
“但郝思嘉没有被击垮。所以白瑞德只好娶了她。他娶她的理由很清楚,是在郝思嘉嫁给另外一个男人前,先把她搞到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