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情定江南行 第二十四章 江南花魁白牡丹—柳翡絮(1/2)
江南的清晨,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古典的窗子射进我的床上,我大大地打了个哈欠后,快地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古代没有牙膏,刷牙都是用盐巴,为了保持我完美的牙齿,只要忍耐了。
一流水线程序完成后,我又重新化妆,不对,是易容。就这样,一位翩翩美少年张非出爐了。我看了看铜镜里的自己,很是满意现在的样子。
岳府上的人都还没有起床,包括贪睡的春兰,我自个儿出府外走走,漫步在江南的街道上,欣赏着这古今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哪一句不是江南的飘逸呀。在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霏霏细雨里,可见杜牧的轻愁萦结在眉梢;在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乌啼里,有张继的长夜无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跳跃着白六一的满心喜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里,东坡该把盏艳羡那西子的袅娜芳华……
我徒步来到“江南第一名湖”——莫愁湖湖边,暖洋洋的春风吹在我的脸上。
莫愁湖是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水面面积为32.36公顷。莫愁湖古称横塘,又因其依傍石头城,故亦称石城湖。南北朝时,梁武帝(公元464年—549年)书《河东之水歌》后,莫愁女的优美传说一直源远流长,石城湖也因此改名为莫愁湖。自宋朝起莫愁湖就被誉为“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
郑板桥曾经赞叹其景:“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更有袁枚诗赞:“欲将西子莫愁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拍天飞。”民国时莫愁湖以“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
如此美丽的江南,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或可以在杨柳依依里长亭赋诗,寄托给心上人儿缕缕思念。当那满目青翠的荷叶葳蕤时,有一叶乌蓬轻舟在湖面荡漾,微温的绍兴黄酒在手,带着菡萏气息的清风拂面时,直须长醉不愿醒是谁都乐意的。
此时远处墨绿的湖水中间,漂浮着一艘烫金画舫,画舫上坐着一身着粉色长群的温润女子,葱指在琵琶上轻拢慢捻,幽幽如梦,甘醇如那陈年的酒。它与烂熟的春光,莫愁湖的绿波影,湖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
这时有几位年轻公子有说有笑地走过来,当他们听到画舫上传来如此优美的琵琶声时,纷纷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这缓缓荡漾、優美清脆的琵琶声。
我自小对十八班乐器很有研究,这女子的琵琶声中隐隐流露出某种凄凉伤感,虽然很微弱,但逃不过我的耳朵。我正要走过去,询问那几位公子哥,只听见他们其中一人问其他人:“多么优美的曲子,就是不知道此曲是出自哪家小姐所弹?”
一位灰衣宽袖、仪表堂堂的公子潇洒地摇着他的纸扇,眉毛一挑,回答道:“王兄啊,你真是孤陋寡闻了,连江南第一名妓白牡丹的大名都没有听过?这一年你算是白活了。”
“白牡丹?我刚来江南没有多久,不曾听过她的大名。”那公子摇摇头。
“她是去年牡丹花会紊香阁胜出的花魁,提诗做词、能歌善舞,无所不会哦,只可惜卖艺不卖身,听说很多达官贵人一郑千金想要买她的处子身,都被她断然拒绝了。”
“这么有骨气,佩服啊!”
……
她的琵琶演奏得还不错,要以现代的标准评论,乐器演奏最高级别是十级,她大概可以达到8级水平。岳婉娴既然是京城第一才女,琵琶之类的乐器应该也很拿手,不知道和这白牡丹相比谁的琴技更胜一筹。我想象着岳婉娴抚琴时然脱俗的模样,还有想着她深如潭水的幽眸……
想着想着,我的脸颊又开始微红。哎呀!怎么回事?我怎么一想到她脸老是烧,奇怪了!
我猛地摇着头,还是不要胡思乱想好了。
一曲弹毕,白牡丹身边蓦然响起一道清脆的掌声。只见她疑惑的睁开眼,却见对面慢慢滑过一艘古楼船,停在她身处的烫金画舫边,船上的一名轻佻男子大摇大摆地上了画舫,再一次鼓掌说道:“白姑娘的琵琶演奏得出神入化,佩服!佩服!”
“你想做什么!”白牡丹紧握琵琶,向后退了几步,美目怒视着他。
却见他笑嘻嘻的调戏道:“不想做什么,就是想让你好好伺候伺候本少爷。”
“你别过来,在过来我要大喊了!”
“你喊啊!喊破喉咙都不会有人理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和大爷我快活快活,伺候我舒服了,给你多多的银子!”他边说边走近白牡丹,伸手就想碰触她。
白牡丹紧闭双眼缩在一旁,脸色惨白,祈祷着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我见这人渣想对白牡丹意图不轨,刚才还在周围围观的人当作没看见似的,全部走开了,不由得怒火中烧,双足一跃,漂亮的身影在莫愁湖面上一滑而过,行成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便到他前面。我一手快且用力地拽着他的右手,大喝道:“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既然敢调戏良家妇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