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190章 风控之王(1/2)
布朗没想到阿道夫的消息如此灵通,但是他更加没有想到,消息居然是秦少游故意透露出去的。不仅仅是阿道夫,就连还在逃亡路上的索菲亚,以及远在美洲大6的威尔戴乐也都已经收到了这个消息。越聪明的人就越容易多疑,他们绝不相信秦少游突然表现出对美国债券的强烈兴趣,会没有丝毫的企图。
“阿道夫先生,你说秦少游的第一国际银行对美国债券有兴趣的事情,我也已经听说了,只是……”布朗重重了吸了一口雪茄,对阿道夫笑道,“只是我没想到像阿道夫这样的高手,居然也会相信这种空**来风的新闻。”
布朗回避了阿道夫的话题,但对于阿道夫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阿道夫又和布朗交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站起身告辞。
布朗让霍恩比送走阿道夫,自己却一脸沉思的坐在沙上。布朗眉头紧锁,目前没有任何消息表明除了第一国际银行之外,还有另外的级财团对美国债券有兴趣。可阿道夫为什么会突然不经意的提及美国债券,难道是他觉察到了什么?布朗若有所思的轻叩沙扶手,却怎么也抓不住其中的关键所在。
苦思未果之下,布朗暂时搁置了这个让他头疼的想法,转而把自己的思路回到洛希尔-萨缪尔-奥本海默财团上来。对于布朗来说,阿道夫提出新增加三到五千个新工作岗位的提议,对他很有诱惑力,这是自己捞取大量政治筹码的好机会。阿道夫很聪明,没有试图直接用金钱来贿赂他,这也让布朗很满意。因为像他这样的政治人物,要弄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就以洛希尔-萨缪尔-奥本海默财团为例,并不是说直接控制洛希尔-萨缪尔-奥本海默财团之后,进行实际业务上的操作才有利可图的。其实,在秦少游的第一国际银行对洛希尔-萨缪尔奥本海默财团提出全面收购要约的时候。布朗完全就有机会赚取大量的利益,手段就是并购套利。
所谓的并购套利,其主要赢利机会,在于正确判断并购案成功与否,和对被收购方和收购方地股价走势之差、harbiner的菲利普-法尔肯,但是随后,他们兵败如山倒。
紧随次贷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了股市和债市猛跌,对冲基金十几类投资策略中,除了“全球宏观”和“纯卖空”,全都是负回报,尤其是“并购套利”和“可转债套利”等策略基金,都创下了损失记录。然而,詹姆斯爵士地套利基金却安然无恙。
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预料到,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是如此不堪一击。在贝尔斯登倒下后,市场普遍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市场出现了相当大地反弹。詹姆斯爵士却意识到,没有人真正理解这些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因为更糟糕的还在后面,于是他果断卖空金融股,并预见到欧洲银行很快会被卷入,把他的行动范围扩大到欧洲。期间最成功的一笔交易,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后,他通过事先购买雷曼债券违约掉期,赢利过10亿美元。
詹姆斯爵士在投资方面的成功。和他高度警觉的风险成本意识是分不开的。他对风险的理解和关注,在投资过程地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极其突出的。
詹姆斯爵士在细节方面也非常谨小慎微,他和所有证券经纪公司签订服务合约时,均要求每日结算。这样,基金与证券经纪公司的往来款永远都只有一天的应收期,即使经纪公司倒闭,他的损失和麻烦也都很小。而很多对冲基金为了从经纪公司那里获得优惠融券融资利率,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没那么严。但是,后来雷曼兄弟破产。很多绑在雷曼兄弟这一棵树上的对冲基金。无法从雷曼兄弟下属的经纪公司脱身,合同无法执行。赚的钱拿不回来,有地更是资产冻结在破产法庭,只好关门大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