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狙击手的威力(1/2)
听着那清脆果断的枪声。孙传芳立即就明白这是狙击手。早就听闻华愣子麾下有支神秘的狙击队。没想到现在终于碰上了。这支狙击队的情报可是传奇非常啊。大家只知道狙击队的代号为毒蛇。大部分队员都是从毒人特战队独立出来的。而毒蛇成立以来。还未参加过多少大的战斗。没想到现在在这里碰上了。
“搜索。警卫队扩大搜索。有狙击队!”孙传芳甚至来不及请示。立即就命令直属部下道。
随着北洋军搜索队的派出。那批暗地里无影踪的狙击枪声逐渐消失。王占元这才舒了口气。一边命令扩大警戒范围。一边重整队伍。继续前进。王占元虽然警惕。但他并不糊涂。华飞没有派出正规军阻击。而是采用这些不入流的手法拖延他们的行军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华飞的军队陷入了困境。想要借此拖延他们的度。
“命令全军。加快行军度!”
王占元不知道。他的这个误判。一步一步开始把北洋联军拖入绝地。狙击手诞生以来。一直就成为一种精锐的兵种。哪怕是后世二十一世纪。在华飞曾经的雇佣军中。那可是一个班配备一名狙击手啊!他也是单兵杀伤效率最高的兵种。虽然这个时代暂时还没有专业的狙击步枪。但斯普林菲尔德优秀准确的性能。配上华飞从德国进口的一批建议光学瞄准器具。原始的狙击步枪。还是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北洋联军一路前进。可几乎每个一个小时左右。就有一队轰炸机飞临他们上空。投下一批炸药造成伤亡和混乱后。又大摇大摆地离去。
完全是无敌的存在。在对方没有空军兵力。没有特指防空机枪的情况下。射出的步枪流弹。即使偶尔击中先驱者一号。不过早已在重要部位加装防护装甲地飞机。对此毫不在意。
随着轰炸带来的混乱。不知道隐藏在何处的毒蛇狙击手总是适时地出现。每次都会轻而易举地带走数百人的性命!
仅仅一天时间。整支队伍行进不过十公里。抵达段园附近。可却承受了数十次的轰炸和无数次的狙击刺杀。尤其是临近黄昏。那些狙击手似乎打枪打得顺手了。在没有轰炸机的掩护下。也往往会伺机打出两枪。然后快撤退消失无踪。
在没有专业的反狙击手士兵。在足够远的距离下。北洋联军完全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到最后。有些狙击手甚至擅违背狙击条例。开了一枪见引起对方混乱。而还没有现他们地位置。于是接连狙杀数人。始才快撤离隐蔽点。
傍晚时分。北洋联军疲惫不堪地扎营生灶。孙传芳迅上报一天的战损情况。“报告。报告师长。一天行军。我军共遭受叛军轰炸十三次。遭受叛军狙击队狙杀数十次。共阵亡战士一千三百五十四人。受伤战士七百八十一人。”
“什么?死了一千多人?”王占元大吃一惊。几乎从地上跳了起来。双眼瞪得似要择人而噬。“怎么可能?怎么死了这么多人?他娘的。我们连那该死的叛军影子都没见着。就损失如此多的士兵。如此走下去。等到了淮北。我看也剩不下几人了!”
孙传芳最忧心地还不是这个。丝毫没有因为王占元的愤怒而放弃下面的话。“师长。这阵亡的一千三百五十四人中。有一百二十三人为各级军官。其中第七团副团长钱义被狙杀。另有各级营官十一人。连官三十九人……”
孙传芳的话还未说完。王占元眼睛翻了翻。差点闭过气一头栽倒。一百二十三名军官。天啦。要知道从北洋军效仿西法实行改制后。士兵与军官的比例大致在二十比一。也就是说他这队二万人的队伍中。军官的人数仅有一千人左右。可在第一天。各级中下层军官就损失十分之一还多。这可比一场猛烈地战斗损员还要剧烈啊!没有了这些军官。士兵如何组织?战斗如何进行?这仗。还打个屁啊!
不错。华飞给毒蛇狙击队地命令就是。尽可能多地狙杀敌人的军官。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瘫痪了北洋军的指挥系统。华飞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此次战斗的胜利。
第一天惨淡的开局并没有打消王占元进攻地决心!退?怎么退?连叛军的面都没见着。就因为敌军的飞机和神秘的狙击手。就退回去吗?别说她第二师丢不起这个人。恐怕盛怒之下的袁世凯。也会立即撤掉他地职务吧。
次日。北洋联军加快了行军度。为了应付狙击手的骚扰。更是在外围派出了大队巡逻警戒的部队。许多军官都把军服脱下来。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昨天的噩梦每个人可都记得清清楚楚啊。军官在这个时刻。早已经不是荣耀。而是敌人狙击手的第一目标靶。
除了无法躲避天上飞机的轰炸。毒蛇狙击队的骚扰危害果然减轻了许多。尤其是军官的伤亡比例。直线急剧下降。不过下午。情况又有些改变。那些军官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言行举止等等方面。还是脱不了原来的习惯。于是狙击机会大大减少的毒蛇们。更是珍惜地把每一颗子弹留给这些高贵的军官们。所以从午时以后。孙传芳每接到一个狙击阵亡报告就会现。十有六七都是军官。
就在北洋联军焦头烂额之际。第二团第三团在龙城以西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伏击战。二三两团本就属于新军精锐。加上北洋联军军官的狙杀。指挥系统有些混乱。在一开始。战斗几乎就是一边倒的局面。新军精锐强大的火力配备终于露出了他的威力。仅仅持续了半个小时的战斗。就让北洋联军在伏击阵地前留下了三千多北洋军尸体。这还是在新军主动撤退的前提下。否则依靠新军地战斗力。再坚持几个小时。都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