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11章微电子仿生武器(1/2)
第四卷第11章微电子仿生武器
运输中队是开着防护来的,遭遇到好几次莫名其妙地地面攻击,顾不得反击,匆忙地赶到了白宫前面,距离地面不到一米的高度悬停着。运输中队的飞行器,看上去更像一艘艘的太空船,因为是用黑晶能量做驱动,所以动力机部分相对的就小了很多,被安放得很巧妙,从外面看,几乎看不到动力装置。也没有很大的噪音,就那么安静的悬停在空中。
各国元首已经知道了常天颉的意思,很配合地走上飞行器安稳地坐下来。科林斯少校请求带他们的人一起离开这里,常天颉很为难地看着他:“对不起,少校,空间有限,如果您很希望参加我们的战斗的话,我可以答应你在某个时间到指定地点集结,我派人来接你们。怎么样?”
科林斯少校点点头,“我可以联系其他部队吗??
“当然欢迎。”常天颉点头,和科林斯少校告别。
薛衣人飞跳到外面,那十几个兄弟还在和那三个组装的机器人游斗,薛衣人招呼一声,十几个兄弟一拥而上,一人一脚,将那三个组装机器人踹倒在地上,被薛衣人挥起一剑,斩为两半。十几个人将战斗飞行器变化成战斗机的模式,拔高飞入高空,脱离战场,向太平洋方向撤去。哥伦比亚军方也截获了战斗飞机的情报,也发射了导弹进行攻击,可是令他们感到恐怖的是,导弹竟然无果而终,没有了丝毫消息。原来导弹飞行速度比不上战斗飞行器,被远远地落在后面,终于燃料耗尽而坠入太平洋中。
经过这次大战,双方各有输赢,施展的武器系统也都出乎对方意料。不过,常天颉一边似乎输了一筹,对于音波攻击的防御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而且,因为这一战,让敌人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方面的新武器系统的资料,激发出了敌人更多的更强的新式武器。这个结果,大大的超出了常天颉他们的意料。
将各国元首送到总部,常天颉将战斗经过详细地写成报告递交上去,然后命令各中队加进熟悉新装备,研究新战法,应对各种新鲜的问题。
三个星期之后,常天颉忽然.接到了有人要偷袭三峡大坝的情报。命令他们立刻前往大坝库区施行二十四小时昼夜巡逻,并且情报显示,被派遣来破坏大坝的敌人小分队,也是机甲类型的战斗分队,可以实施超时空作战。
常天颉紧急召集兄弟们开会,研.究战法。作为防守方,即便二十四小时巡逻,也不能确保被人成功偷袭的危险!其中还有敌人实施核弹攻击的危险。
最后根据西门庆的提议,常天.颉决定在大坝库区上方,建立一个覆盖方圆四百公里的信息情报网。这个情报网络,是由三台滞空的飞行器按照三角方位联合构建起来的三位一体信息情报网络,和位于中央库区的西门庆情报中心联合,构成一个立体防御阵线。
不过,这个情报阵线需要消耗大量的黑晶能量。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滞空时间,是以付出大量能量为代价的。
薛衣人提出用同步卫星取代滞空飞行器,被西门.庆否决了。同步卫星虽然也能形成立体防护阵,一个是敌人很清楚我们卫星的位置,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实施规避或者屏蔽。另一个原因是同步卫星不能对地面很微小的事物实施监控。而滞空飞行器联网后,可以监控覆盖范围内的直径三厘米的东西!
当然数据处理,是由地面的大型电子数据处理.库完成的。这个数据库模块,是模仿俄罗斯人的光脑系统组建的,在数据处理上,中国比之俄罗斯,还是稍逊了些。
在数据库组建.之前这段时间内,常天颉亲自带队日夜巡逻,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因为对方也是机甲攻击,也是高科技手段攻击,常天颉他们除了日常巡逻外,还不断地研究敌人有可能的进攻模式。进攻三天三夜的实地巡逻,常天颉他们终于对库区有了详尽的了解,对来自空中地面水里地下的攻击模式,都有初步的应对方案。其中南为仁提出的攻击方案,最令人担心。
南为仁认为,敌人的攻击,将可能不是来自天空大家伙,也可能不是机甲机器人的攻击,也不是来自水下的攻击,而是来自微电子仿生武器的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